|
|
骗术揭穿
这起特大招生诈骗案,受害的是家长和高三落榜生。其中上海一位21岁的女生,去年已被南京政治学院录取为研究生,为上知名大学的医学专业,轻信嫌犯王斌,把原来的录取学校退掉,交出16.5万元,发现被骗后至今仍不敢回家,待在西安。现在马上面临选择如何上大学的家长和学生不少,记者在此提醒:一定要谨防这起诈骗案暴露出的招生骗术。
偷梁换柱,混淆概念
本案中,不法分子利用学生及家长不熟悉国家办学、招生政策,故意混淆成教培训班与高校正常招生的区别。谎称自己是“招生人员”或有“内部关系”,可以弄到“内部指标”、“定向招生指标”、“自主招生指标”等等,以承诺按照普通全日制高校录取为幌子,蒙骗受害者。
处心积虑,层层设局
为使学生和家长确信就读的培训班是全日制本科班,嫌犯进行了周密的计划和安排。首先,在选择培训班教学、住宿地址时,史利鹏、王西利等人要求必须设在西安交通大学校区内,好让受骗学生感觉是在正规大学内就读。其次,为便于有入学意向学生咨询,打消疑虑,嫌犯专门申请了西安交通大学内线电话作为招生热线。此外,为使招生过程合乎程序,几人还伪造了学校的录取通知书、报到须知等资料向学生散发。在有学生对培训班性质产生怀疑时,抓住其求学心切的心态,编造各种谎言予以应付。
机关算尽,逃避打击
在侦查本案过程中,民警发现在有关涉案人员的笔记本电脑中下载有近些年我国其他省市破获的几起招生诈骗案例,以及讨论如何回避法律风险的材料。在作案过程中,嫌犯为逃避打击,也可谓是机关算尽。因原先印制的录取通知书、报到须知上有伪造的学校公章及“统招班”等虚假宣传字样,为避免留下证据,在学生报到后,案犯史利鹏、王西利、王花成等人将给学生发放的伪造的录取通知书立即收回。报到时,涉案人员以“是后门生,先以成教形式入学,随后再转学籍”为借口,诱骗学生签订保证书,承诺其系自愿入读成教培训班,而且未缴纳任何中介费,妄图规避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