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住总:不会向拆迁户妥协
住总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3户拆迁户的补偿要求畸高,他们不能答应目前这样的补偿要求。如果拆迁户仍然坚持,他们将考虑向法院提出启动强拆程序。
这位负责人说,国家针对危改房屋的拆迁补偿有明确规定。在拆迁初期,他们就是按照这个规定进行了公示,并向这里的居民发放了公开信。“到最后不提高补偿标准就没人离开。”他说,现在的拆迁环境造成遵守规定的人反而吃亏,不遵守规定的人能获得利益。
“我们也是综合各家自己的情况适当地放宽标准。”这位负责人说,面对这样的环境,他们不得不和每家每户展开谈判。绝大部分的补偿标准相对符合实际,也能满足被拆迁人的要求。他觉得,正常的拆迁环境,应给是给那些先走的拆迁户给予奖励,而对提出畸高要求的拆迁户予以限制。因此,他们这次绝对不会向这3户拆迁户妥协。
这位负责人还说,现在国家和地方政府对强制拆迁比较谨慎,但必要时他们会将这些情况向有关部门和法院求助并申请强拆。
-专家观点 拆迁不透明容易滋生贪婪中国人民大学行政管理学研究所所长毛寿龙说,超过20万元每平米的补偿要求确实有些高。不过拆迁也是一个市场行为,政府不能强行干涉。作为自己的财产,每个人心中都会有自己的价值标准,因此无法达成统一的标准。“但过高的要求会影响其他人的利益。”毛寿龙说,目前的拆迁市场的不透明确实容易滋生贪婪,而土地市场与房地产市场联系紧密,个别过高的要求其实影响日后购买这块土地的业主的利益。
-对话拆迁户 我对他们100%不信任记者:你是否了解拆迁政策?
王希:政策我从哪了解?我认为好政策他们不拿出来,所以我们就吃亏。国家都把政策发给他们,不发给我们,文件中的政策再好,他们可以把好的删了给我们看。我对他们100%地不信任。
记者:谈判遇到的最大问题是什么?
王希:拆迁方总是换人。上一个人答应了的条件,下次换人谈又说不行。抱着的希望总是落空。我就希望谁能决定谁就来谈,每次谈一回我心里就扑腾一回。曾经,我都去看房了,但看房的时候又说不能答应条件。他们说话不算话,还说我说话不算话。
记者:是否担心强拆?
王希:最初的时候他们就强拆过,趁我们不在家,把门给卸了,家里的锅碗瓢盆、被褥等都抱走了。后来我报了警,他们才承认。这次我提出的补偿中就有这部分赔偿费用。不过,最近两三年没遇到过,水电什么的也都没有断过。
记者:补偿中有没有考虑自己的病情想多要一些?
王希:我还没考虑到我有病,但这次补偿应该算一些。我主要考虑我的两个女儿,起码她们要一人一套房子。还有我的丈夫,虽然他几年前就离家出走了,但他回来也得有个住的地方,我自己也得有住的地方。
记者:是不是拆迁越往后补偿就越多?
王希:那肯定是啊,差别太大了。头几年吃亏的人多了,他们事后也找拆迁方。有的人十多平米的房子,才要了14万,后来都买不起房。后期有个人拿了3套房、60万就走了。这都是我知道的。但是走得早的人可以挑到方向好的房子,现在她只能在一些偏房里挑了。
记者:拆迁对你的家庭有什么影响?你的家人怎么看待这次拆迁?
王希:你瞧这个家是个家吗?大家心里都起急,但又都不表现出来。别聊天,一聊天一家三口就抱头哭起来。我希望孩子踏着我的身体走我都愿意。等有了房子,他们自己也能工作,能过个平静的日子,那时我死了都行。
记者:你怎么看待拆迁?
王希:拆迁是件好事啊,不知道怎么变成这样了,我都不理解。我们与拆迁方有矛盾,很多家庭也出现矛盾。家里人闹起来了,有一家五个人,同父异母,爸爸死了,留给了儿子,哥哥就是不给妹妹。一家人成了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