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真情关爱共创和谐家园
黎明村是朝鲜族民族村,该村朝鲜族青壮年多数外出打工或是出国务工,这就使得辖区出现了大量的“空巢”老人,东明边防派出所从增进民族感情入手,倾情关爱辖区朝鲜族“空巢”老人,悉心照顾他们的衣食住行,使他们“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为”,有力促进了民族和谐和辖区稳定。有效开展帮扶,使他们“老有所养”。该所将村内55名朝鲜族“空巢”老人作为走访重点,建立起家庭状况档案和定期走访帮扶制度,民警经常性地到其家中进行走访,了解他们的生活所需,帮助他们解决一些实际困难。
黎明村83岁的朝鲜族老人郑京淑与一个身有残疾的儿子生活在一起,其它几个儿子、儿媳都远在韩国打工,虽然逢年过节都会给邮些钱回来,但年迈的老人和残疾的儿子却得不到悉心的照料。派出所民警主动承担起照顾老人的重任,经常到老人家里帮忙干些杂活,进入冬季后,还为老人家里送去了柴火和取暖煤,这使得郑京淑老人非常感动。2008年春节,她在国外打工的子女知道情况后,特意打来电话对民警表示感谢。与此同时,该所还通过走访主动为该村需要办理新农村合作医疗的“空巢”老人服务,协调镇卫生院为“空巢”老人建立了健康档案,及时为老人们办理新农村合作医疗,解决了“空巢”老人看病难的问题。
弘扬传统民俗,使他们“老有所乐”。朝鲜族有着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为此,在实施爱民固边战略中,该所注重弘扬朝鲜族尊老爱老的传统美德,给予辖区朝鲜族老人更多的关爱,积极协调东明乡党委、政府,在辖区各村委会分别建立了朝鲜族老年人协会,为老年人提供了90多平方米的室内休闲活动场地,并筹资2000余元为协会购买了棋类、牌类、乒乓球桌和球拍等文娱用品和设施。民警还自发捐款筹集1000元钱,作为“空巢”老人开展各类文娱活动的经费。该所还经常与各村委会共同组织辖区朝鲜族老人举办棋类、扑克比赛,组建群众秧歌队,极大的丰富了朝鲜族老人的业余文化生活。
鼓励发挥余热,使他们“老有所为”。在增进与辖区朝鲜族老人情感交流的基础上,该所充分利用朝鲜族老人在本村屯有着较高的声望和号召力的有利条件。积极引导和鼓励这些老人发挥余热,主动参与到辖区治安防范工作中来。在派出所的具体指导下,各村屯老年协会担负起了化解家庭矛盾、调解民事纠纷、治安信息收集、日常安全防范等群防群治工作,使辖区基本上形成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的矛盾纠纷调处机制和“横向覆盖,纵向深入”的信息收集和治安防范网络。2008年春节期间,黎明村老年协会成员在与其他村民聊天时了解到,该村金某和朴某之间因家庭内部矛盾,两人关系非常紧张,可能出现殴打伤人事件。得知这一情况后,老年协会负责人立即向东明边防派出所进行了反馈,所领导及时组织老年协会对金某和朴某进行调解。在派出所与老年协会的共同劝说下,双方矛盾得到了有效化解。
促进沟通密切民族关系
由于汉族和朝鲜族在生活习惯上的差异,居民之间矛盾不断,经常发生邻里纠纷、土地纠纷等问题,极易引发各类案件。针对这一情况,东明边防派出所从消除朝鲜族与汉族之间差异入手开展工作,促进居民的相互沟通和了解,极大的密切了辖区朝鲜族和汉族居民的关系,营造了辖区民族团结的良好局面。
促进民族间的相互理解和尊重。理解和尊重是促进民族关系融洽的关键。积极组织民警学习了解朝鲜族群众的生产生活习惯和宗教习惯,在开展各项工作中做到自觉尊重朝鲜族风俗习惯,得到辖区朝鲜族群众的一致认可。同时,积极发挥所内既有汉族民警又有朝鲜族民警的优势,由汉族民警在走访工作中向朝鲜族群众介绍汉族群众的生产生活习惯和宗教信仰,由朝鲜族民警向汉族群众介绍朝鲜族群众的生产习惯、宗教信仰,以及在与朝鲜族群众接触时需要注意的礼节礼貌等细节问题,使辖区两族群众对彼此的生产生活习惯有了进一步了解,促进了民族间的相互理解和尊重,使辖区朝鲜族群众和汉族群众的关系进一步融洽。
密切民族间的相互联系和情感。该所积极以老年人活动室和驻村警务室为依托,多次组织朝鲜族老人和汉族老人进行棋类和牌类比赛,同时组织朝鲜族老人和汉族老人建立了村屯文艺队,每逢重大节假日或是农闲季节,东明乡各村都是朝鲜族老人和汉族老人共同娱乐的欢快场景。该所还分别组建了由朝鲜族群众和汉族群众组成的篮球队,在农闲季节积极组织篮球队开展友谊篮球赛。不但使东明乡的文化娱乐生活得到了丰富,更使两族群众在共同娱乐中建立起深厚的感情,密切了相互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