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本报讯(记者万建辉)23日,本报报道湖北经济学院大四女生龚晶写论文论证全职太太扮演了10种社会职业角色,并测算出全职太太每月创造劳动价值9600元。两天来,这一报道引发一场社会大讨论。
23日,新浪、搜狐、网易、腾讯、凤凰等国内门户网站和众多地方网站转载此文;中央电视台闻讯当日电话采访龚晶,在当日新闻频道“中国新闻”中播出。
央视在报道中主要引述了本报报道内容,使用了一组妇女家务劳动的资料图片。插入报道的电话采访中,龚晶再次说明了9600元的月劳动价值是如何计算出来的。
她同时介绍了2007年暑假走进武汉社区专题调查时见到过一位全职太太,并以她的感受再次说明了全职太太劳动被忽视的社会现实。
昨日早晨,央视财经频道(CCTV2)“第一时间读报”又一次推介本报“全职太太”新闻,并作了“麻辣点评”。
昨日,新浪网女性频道将本报全职太太职业价值论证的报道挂到了女性要闻头条,并链接了全职太太职业价值讨论的专题。该专题分正文、网友有话说、相关报道、心理专家点评和网友调查等五大板块。
针对全职太太每月创造9600元的话题,在“网友有话说”板块又分“我支持”和“我反对”不同观点同一页面交锋区域。截至昨晚8时,155名网友参与了讨论。
此外,在搜狐、网易、腾讯、腾讯大楚网,分别有网友跟帖热议。
美容、逛街、打麻将也是职业角色?
网友热议全职太太社会价值
本报讯(记者万建辉)记者昨日浏览几大门户网站和本地网站跟帖发现,多数网友表示理解龚晶论证全职太太职业价值初衷,即唤起社会肯定职业太太的劳动与付出;不过,也有不少质疑的声音。
支持:说出了我们的心里话
某网站武汉网友“想飞的鱼”说:“我也是全职的。说出了我们的心里话。”
某网站武汉网友“勇往直前”说,想不到会有人对这个问题分析得这么透彻,真是令人耳目一新。这名大学生能够关注现实生活,结合此做学问,创新精神值得学习。所反映出来的问题也很值得人深思,全职太太的确是相当有价值的,应该受到大家的尊重、社会的认可。
质疑:身兼10种角色的全职太太不存在某网站浙江温州网友说,担当着保姆、幼师、心理咨询师、理财师、营养师等10种社会职业角色,有多少太太做到了?现在生活过得好点的人家,在家的太太们大多时间花于购物、美容、减肥、打麻将等“职业”上。龚晶说的这种完美全职太太,只是脱离大众实际的极端理想人物。
一名新浪网友也表示,能值9600元,那是最高境界的全职太太。如果这个太太自己文化不高,不会教育孩子;如果全职的原因是因为好工作找不到、差工作看不上,你看她能值9600元?
商榷:家不能以商业价值来论述某网站一名网友说,论题鲜明,有一定道理,但论据偏激,家不能以商业价值来论述,夫妻关系也不应该以钱来衡量。
该网站另一名网友也提出疑问,感觉出发点是好的,为了让大家客观理解女性,但以钱来体现女性价值,以老板和雇员来比喻夫妻关系,这经济意识好像太强!试问父母生你养你单纯是为了一笔潜在的投资吗?人是有情感的。
理解:丈夫收入有全职太太的劳动某网站网友晓红说,把全职太太的价值用工资形式表现出来,其实目的并不是要社会或者什么机构给予全职太太一定的工资,而是希望对那些投身于家庭的妇女少受到一些非议,多受到一些认可。
新浪一名广东网友说,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的妇女在结婚生子后都是全职太太。在这种分工模式下,丈夫在外工作所取得的收入并不是他一个人的,而是夫妻的共同收入,里面本来就有妻子的一份,不存在妻子在经济上依赖丈夫。所以,国外的个税通常都是以家庭为单位扣除的。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教授卢现祥:婚姻法保护全职太太权益
本报讯(记者万建辉)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卢现祥昨日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女大学生龚晶以经济学视角研究全职太太劳动价值问题有积极意义,她所提出的全职太太劳动不被认可的现实存在,但我国婚姻法实际是在肯定和保护全职太太的劳动和付出的。
卢现祥教授说,全职太太的工作是一种家庭自我服务,没有参与市场交换,因而没有被纳入国家GDP统计,但这并不意味着全职太太就没有创造价值。这方面的研究,美国学者很早就在进行,既有对全职太太的劳动价值评估方法,也有对全职太太的权益保护理论,这些对于消除社会对全职太太的偏见与歧视都有积极意义。
夫妻劳动分工是一种自愿协调、自然分工的模式。我国婚姻法承认家庭财产属于夫妻共同创造,实际上就是承认即使一方没有在外工作,在家从事劳动,另一方在外劳动所创造的收入也有一部分为在家一方创造,所谓“有你的一半,也有我的一半”。
婚姻法在夫妻感情破裂离婚的财产分割问题上,其实也渗透着这一原则。
卢现祥同时认为,社会在发展,社会分工更细密,像家政、幼教这些服务家庭的服务行业会越来越发达。在夫妻双方能够都出去工作的情况下,一方仍留在家中,与社会脱节太大,不见得是好事。同时,中国更多家庭单靠一方的收入还不能维持家庭开支,有条件做全职太太的妻子也只是少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