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红包”成买官“利器”
根据省纪委的通报,李维员因收送“红包”礼金、买官卖官、套骗公款等违纪违法行为,已被开除党籍、开除公职,其涉嫌犯罪问题已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其他涉案人员的违纪违法问题,也正在调查核实处理中。
记者调查了解到,在当地,“红包”不仅仅是简单的慰问和人情往来,而成为买官“利器”,“买官卖官”是乐昌政界半公开的“秘密”,很多基层干部被这股风气裹胁。一名乐昌市委常委告诉记者,李维员曾就一个岗位向多名干部“许诺”,暗示他们都可以努力“争取”。
在乐昌一些干部那里,缺乏约束的公权力已经演变为小集团利益甚至个人“资源”。李维员的强势作风在当地几乎无人不晓,班子成员对其制约非常有限。缺乏民主程序,使干部任用沦为权力寻租。另一名乐昌市委常委说:“一定级别的干部任命,一般都是市委书记、市长、副书记、纪委书记、组织部长‘5人小组’酝酿人选,当然其实还是李维员说了算。我没有能力否决5人小组已经通过的决议,提出异议不仅会得罪主要领导,还会得罪下面一大帮人。”据悉,“5人小组”中市委书记、组织部长、纪委书记等3人均涉案被“双开”或接受调查。
腐败导致重戴贫困“帽子”
乐昌地处“广东北大门”,矿藏丰富,素为通衢繁华之地。自1994年撤县设市后,经济发展多年位居韶关县市区前列。近年来,地区发展不进反退,重新戴上了省贫困县的“帽子”。
在此次李维员窝案中,乐昌市沙坪镇连续4任党委书记全部“落马”,成为窝案的重灾区。一名在沙坪镇担任了约10年乡镇领导,因不“跑官”而始终没有获得提拔的干部说:“绝大多数干部还是愿意干事、愿意上进。但原市委班子中市委书记、组织部长、纪委书记全部出问题,买官卖官搞坏了干事创业的风气,踏踏实实做事不愿跑官要官的却原地踏步,造成了劣币驱逐良币的现象。”
陈向新表示,当前的首要工作是稳定干部队伍,更要吸取教训,从制度上正本清源,清风肃纪,大兴实干之风,扭转乐昌经济社会落后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