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频发路灯贪腐案:杭州一会计贪污电费588万
|
|
-探因-
政绩工程造就价格“注水”的天价路灯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廉政研究院院长乔新生说,各地争相建设豪华路灯,频繁大范围更换路灯,路灯价格“注水”严重等乱象,背后是地方官员政绩工程和利益均沾的心态作祟,不仅导致公共资金使用效率低下,也暗藏巨大的利益输送空间。
记者调查发现,近年来由财政投资建设的天价路灯、豪华路灯,在多地新城区、景观区频繁出现。江苏镇江中山路改造中上百盏路灯,平均单价高达4.5万元;云南昆明市曾采取BT模式投资4845万元在环湖东路15公里路段上铺设路灯,平均每套路灯投入4.8万元;安徽灵璧县,长达8公里的景观大道两侧共有3排路灯,采用唐代宫灯样式路灯每隔30米一盏,合计近千盏,一年就要“亮”掉约300万元电费。
业内人士和专家指出,遏制路灯行业腐败高发乱象,应着重减少路灯工程建设的随意性,从厉行节约、注重实用出发,严格控制路灯工程预算;对于投资较大的路灯工程,以及涉及工程项目的公务人员,纪委监察部门和审计等监督应提前介入,在工程事中和事后加强审计;对于工程方案、投资预算、施工单位、电费使用、维护成本等都要做到信息公开,以加强社会监督。记者李劲峰李斌
(来源:北京青年报)
作者: 来源:北京青年报 编辑:郑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