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网上公开售卖“假酒包装套餐”
“此案集回收废旧酒瓶、灌装、标识、经销为一体,这是广东公安机关2014年侦破的规模最大的制售假酒案件。”揭阳市公安局榕城分局副局长庄武辉介绍,犯罪嫌疑人已交代,制售的假冒名牌酒除在广东销售之外,还销往上海、天津、河北、贵州、新疆、香港等地,初步统计涉案金额超过1000万元。
记者调查发现,网上售卖“假酒包装套餐”十分猖獗。不少不法分子以“家居饰品”名义开网店,明码标价售卖酒瓶,有些还“回收高档酒瓶”。
淘宝网“锦逸家居生活馆”首页推荐的17种商品全部都是仿真酒瓶或原装酒瓶。该店客服向记者介绍说,一套原装二手百龄坛、马爹利蓝带、马爹利名士和高仿人头马XO酒瓶仅需46元就能包邮寄送,且“标签完整”。他还表示,网店可以将套餐里的仿真XO瓶换成原装二手伏特加瓶,并帮忙处理好瓶口,以方便客户往瓶里灌酒出售。
在QQ上,贩卖原装二手酒瓶、配件的QQ群并不少见。记者拨通了一个自称“可供公司各类回收原装酒瓶”的群成员的电话,对方称“马爹利蓝带酒瓶带木塞700多元,带塑料塞600多元。查理的酒瓶要4000多元,但原装的一瓶酒可以卖到2万多元。”
业内人士称,假酒威胁消费者身体健康,还会对正常的酒水生产、销售造成冲击,扰乱市场秩序。据嫌疑人交代,他们用廉价、散装的国产威士忌酒灌装到马爹利名士、蓝带等洋酒瓶中,30多元的低档酒可以卖出三四百元,最贵的假洋酒轩尼诗李察、路易十三等甚至可以卖到几万元。
利用网络点对点售卖增加破案难度
这些经过灌装、包装的假酒是如何流向市场和消费者口中的呢?记者在调查中发现,不少酒业经销商贪图便宜,从网上购买这些包装精美但价格偏低的假酒,以高价转售给酒楼、歌舞厅、夜总会和KTV等消费场所,成为假酒泛滥的重要推手。
民警苏鸿义对记者说,揭阳一家洋酒行的林老板,去年通过某卖酒QQ群认识了自称“批发好洋酒”的河南人郭某鹏。看到价格非常“划算”,就以350元一瓶的价格购买了180瓶700毫升装的“马爹利名士干邑”洋酒。不久后,不断有客户找林老板投诉说买到的是假酒,郭某鹏却已“失联”,林老板才意识到“便宜没好货”。
庄武辉说,不少犯罪嫌疑人就是通过QQ和微信等网络通讯工具寻找买家,然后以货运托运方式将假酒卖给酒业经销商,这种点对点的沟通方式也增加了获取信息和破获案件的难度。目前,广东这起假酒案的犯罪嫌疑人已被移送司法机关。
业内人士认为,要想根治制贩假酒乱象,执法部门在保持高压打击态势的同时,更要加强公安、食药监、工商、卫生、流动人口管理等部门和村居基层组织的群防共治力度。深圳大学管理学院副教授肖俊建议,在假酒问题上需要进一步落实“两个责任”,一是有关部门的食品安全属地管理责任,要追究重大食品安全事件中失职渎职者,以促使更多地方党政领导干部认真履职、积极“打假”;二是批发销售假酒及其包装配件的网络交易平台连带责任,“网上卖场”有责任加强对销售主体、商品质量的把关、监测,发现商品造假等违规行为更应积极向监管部门举报,而不能听之任之。(记者詹奕嘉)
(来源: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