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重修时间:1592年6月2日
布鲁因通过坐垫上的中文记载中“六全”两个字认为这位僧侣名为“六全大师”(Master Liuquan),并根据其所处中国宋代的历史背景,认为这位僧人属于“结合了各种佛教传统、非常贴近人民大众并形成多种门派的禅宗”。中文媒体最初依据外文信息,将其称为“中国宋代禅宗大师柳泉”,进而说可能是“西辽开国君主耶律大石的老师。”很遗憾,“六全大师”和“大师柳泉”的说法都是错误的。现在我们已经知道,章公六全祖师俗名章七三,法名普照,“六全”指的是身首四肢俱全的意思。因为他行善好施,特别是以医术慷慨为民众解除病患,传说是由于他的全力相助才使当地林氏家族在瘟疫流行的时候躲过了灭顶之灾,保全了生息的一方百姓得益于他的功德,所以在他坐化后被称为祖师,在阳春村普照堂供奉至今。
这个坐垫是证明佛像身份最有说服力的证据,上面清晰地用汉字写着“本堂普照章公六全祖师”。荷兰研究者由此判断出主人公的名字是“六全”。笔者在最初参观时认为这是众多流失海外的中国文物之一,也无法知道他的出处,好在阳春村的村民看到了新闻图片,一举揭开了谜团,虽然现在的村民们只是现在才知道存在这么一个坐垫。前面说过,荷兰研究人员测定的结果是坐垫比肉身大约晚300年左右,笔者认为这个坐垫应是当时的人们在重修佛像时更换或是放进入的并随底座封存的,起码在1947年最后一次重修时人们没有打开过它。
除了明确肉身主人的身份外,坐垫侧面相向的两行文字中还这里写着,“……人物零丁,香火不兴,灾难屡至,始得本里劝首林章新世兴等,运心抄愿当坊众户宝钞,卜择壬辰年乙巳月壬辰日乙巳时,重塑祖师宝像,装饰一新,祝愿乡间肃静,人物康安,两畅时若,百谷丰成,子孙旺盛……普照堂……流传后代”。我们可以清晰地理解,当年为祈求时运,阳春村村首号召当地百姓集资,占卜选择吉日吉时重修了章公佛像。可惜从现存的林氏族谱中没有有关林章新的记载。
荷兰德伦特博物馆馆长冯•维尔斯特伦说,肉身的年代约有1000年历史,遗骸下面的这个来自于14世纪的垫子也提供了重要的考古线索,“我们认为这一肉身是在寺庙中供奉的,到了14世纪,他被修造成了塑像。”维尔斯特伦说的不是很准,按照传统塑像应是在章公坐化后不久就修造成了,后来的坐垫上明确写的也是“重塑祖师宝像”。布鲁因认为,佛像上的服饰图案具体明代的艺术特点,说明佛像是那个时代(重修)的产物。笔者所见的这个麻制坐垫还是比较完好的,很难想象这种质地的物品能保存六百年左右。笔者认为,如此次重修确发生在明代,那么这个时间起码是在15世纪或之后了,因为“壬辰年”与明代在14世纪没有交集。
不过,根据可查找到的文字资料记载,明代万历年间当地曾重修过普照堂和章公祖师佛像。根据这一线索,笔者推断重修的具体年代应是万历年间的壬辰年即公元1592年,佐证是,当地史料还这样记载,“壬辰至嘉靖四十年强盗剽掠,吾乡先人逃匿山林,祖屋及新架之大圆下楼被焚殆尽,独普照堂一观与庄家之屋犹存。”嘉靖四十年为1561年,判定1592年时重修,那么史料的记载与坐垫上记述的情况也是能相呼应的。坐垫上文字所记重塑祖师宝像的时间“壬辰年乙巳月壬辰日”,这样可推算为公元1592年6月2日,亦为明神宗万历20年农历岁次壬辰年四月二十三日,乙巳时为当天上年9时至11时。笔者认为,荷兰研究人员认为坐垫比肉身晚大约300年测定结果应有待进一步精确。
上文中的“壬辰至嘉靖四十年强盗剽掠”,指公元1532年至1561年间阳春村所在地方匪患猖獗,既然说“吾乡先人逃匿山林”,那么章公祖师像会怎么办呢?民间的传说是这样的,在强盗到来之前,章公就托梦给林姓族人说会发生匪乱,让大家将他的宝像藏匿起来,并将祖宗牌位放在他的位置上。后来强盗真地不断袭扰时,不仅普照堂受到庇护,章公的肉身佛像也幸免于难。这个传说及现实表现与史料的文字记载也是相一致的,比如“灾难屡至”使“吾乡先人逃匿山林”,这必然会导致“人物零丁,香火不兴”。
明代服饰与佛像上的咒语
打坐姿态的祖师佛像为章公塑造了两层服饰。从领边可以看出,里层是普通的灰色内衬,佛像正面的外层则雕琢细腻精美僧服(不是袈裟),遍布凸形的祥云和曲丝状修饰,宽领边上还有花卉图案,右臂和腹部则分别镶有浮雕式的飞龙。
上文已经推断,章公祖师佛像重修在明代万历年间。明代服装上的纹样,多寓有吉祥之意。大口田县博物馆馆长陈其忠也说,“从在欧洲展出的佛像衣服纹饰看,应该是在万历年间塑的,与当地历史记载万历年间林氏重修普照堂吻合。”万历年间,汉地造像独盛一时,选择在此时重塑祖师宝像,也是符合时代的氛围。布鲁因认为,飞龙代表着永生和无穷的力量。
佛像左肩上搭着一条黑带,两端分别落在左前胸和左后背。左后背的底缀上有一个“佛”字,左前胸上系着一个哲那环,环下边则挂着梯形缀饰,上有一个变体的种子字。笔者认为这一种子字对应的是佛教六字真言(大明咒)中的第六字“吽”,有与笔者探讨的学者认为此字应为第一字“唵”。但笔者认为,首先其字形上更接近梵文的“吽”,而且“吽”有代表“灾难化吉祥”和“普渡众生,悉成佛道”之意,象征“本尊之悲心”,这都符合章公在世时救苦救难、医病扶伤的功德业绩。另外,佛像上有红蓝灰黑等修饰颜色,而系住哲那环的肩带为黑色,这与“吽”所对应的颜色也是一致的。
另外,在匈牙利博物馆的展览中,佛像右手还手持一把佛尘。阳春村的村民则表示章公祖师佛像上从来没有过这个物件,而在荷兰展出时也没有这个东西。布鲁因这样解释说,“佛尘是禅宗大师的一个代表性器物,佛像的右手上本来应是持着的,只不过后来丢失了。……在佛教的象征性中,佛尘代表着同情和恻隐之心,不枉害哪怕是一只小小的苍蝇。挥动佛尘的这个动作,也意味着……消除人生道路上的一切障碍。”
根据阳春村族谱和相关资料记载,章公祖师37岁时坐化于宋哲宗赵煦元祐年间,这个时间段为1086至1094年。在匈牙利展出时,说明资料已把其生活年份写为公元1100年前后,年龄依然在30至40岁间。这样,章公祖师坐化的大致年份和年龄与科学检测判定的结果是一致的,而且中国的记载更为准确。这两个数据,加上坐垫上写明的“本堂普照章公六全祖师”的字样和其它内容,以及佛像后背上记录的有关重修的文字与阳村春的保存的资料完全对应。这尊佛像无可辩驳就是福建阳春村丢失了20年之久的普照堂章公六全祖师佛像。
(原标题:揭秘"肉身佛像":内脏被移除牙齿有几处病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