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疑问——到底培训啥?
先学理论再讲礼仪,下午讲答题套路
昨天傍晚,记者联系上一位考生,昨天是他参加“三天状元制胜培训班”的第一天。笔试中,他拿了第一,付了8800元的培训费,没考上也不退款。如果支付13800元,没考上可以得到11800元的退款。课是在一家酒店上的,班上一共15个人,都是职位的笔试状元。
“老师是什么人呢?”
“说是金牌名师,不过也是培训机构评的。中午和几个学员讨论,觉得他的水平可能并不是很高。”
“怎么看出来呢?”
“他讲得很理论,讲话像说议论文。更多地做字面功夫,很少有自己的观点。”
“都上些什么内容呢?”
“昨天上午讲了一个多小时的理论,什么是结构化面试,面试题的分类比如有自我认知的、人际关系的、材料分析的。接下去讲礼仪,要求我们穿职业装,男生是西装衬衣领带,女生穿一步裙中跟单鞋;怎么笑,最多露8颗牙齿;怎么坐,屁股最多只有一半坐凳子上。下午是实践课,主要还是讲套路。”
“什么套路呢?”
“考生现在开始作答。第一题,考生认为,这道题考察某某问题,让我不禁想到古人说的这样一句话……考生作答完毕。”
名言背到崩溃,考生担心没自己观点
昨天中午培训后,学员还领到一份老师口中的“干货”。
“自己印的材料,有很多的名言警句、典故,都分类分好了。比如,哪些名言是回答自我认知题用的,哪些是回答人际关系题用的。老师说,回答每道题时最好用3句名言1个典故,名言开头,名言结尾,显得比较有水平。”
比如,在关于论述节约的名言中,用的不是常见的“粒粒皆辛苦”等,而是比较生僻的卢梭说“节约与勤勉是人类两个名医”,还有“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一丝一缕,恒念物力维艰”。每个考点的3句名言,往往都由一句古诗词古谚语,一句名人的话,一句领导人的话构成。
“一天上下来总的感受怎么样呢?”
“有很多疑惑。一共15分钟时间,扣除思考时间,每道题差不多就4分钟,还要讲3句名言一个典故,那自己的观点呢?大家拿到同样的干货,学得同样的套路,而且名言警句要背到崩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