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焦点
110万灭蚊贵吗?
有消杀站一年经费五六十万
“我们消杀站一年经费大概五六十万元,上百万经费算很充裕了。”广州北部某街道消杀站工作人员表示,消杀站经费来源主要包括两部分:财政给的定额“人头费”,以及消杀站在外承接项目所得的“项目费”。
该负责人坦言,消杀站的主要工作是配合政府开展“四害”消杀工作,包括辖区内公共外环境等。如果辖区内的企事业单位、学校等机团单位需要开展消杀工作,则需掏钱“购买”消杀站的服务。
“那两月像印银纸一样使钱”
“去年最辛苦的是国庆节前后,那时是登革热消杀的高峰,常常白天灭了公共外环境的蚊,晚上还得加班灭企业的蚊。”上述负责人称,消杀站目前面临的最大问题是人手短缺,“去年以来消杀工作增加很多,只能通过借调、招临时工等方式补充人手。”某街道办城管科的负责人也回忆,“那两个月简直就像印银纸(钞票)一样,哗哗地使钱。”
“那时(去年9、10月)请消毒公司来做喷杀,一次一天要1万元,开始我们不敢相信这么贵,后来发现其他街道都请了,有的还请专业公司连续喷药一星期,一次花十几万,感觉花钱根本不心疼一样。”广州市中心某街道办城管科副科长回忆。南都记者了解,去年登革热疫情严重时,区里向街道办临时拨款、拨设备,有时拨款数额参照该片区病例数来确定,病例少的街道获得几万元拨款,病例多的可获十几万元拨款。
消杀人员人工费涨至100-150元/天
广州白云区某街道市政管理所负责人介绍,2014年受登革热高发影响,全年防登革热灭蚊消杀费用超过200万元,2013年的消杀费用仅50多万元,同比增长三倍。费用主要用于消杀药物、器械和人工费,除了50万元由区财政拨款外,其余均为街道和村自筹。
“大部分消杀人员都是我们自己请的!”该负责人称,每个村和社区会有10-12人的消杀组,主要聘请本村村民,通过短期培训后上岗,街道对外聘请8-10名有多年消杀经验的专业人员,街道消杀站4名专职人员则作为管理人员,负责管理全街消杀队伍。消杀人员的人工费按天计,加班时间是7:00-10:00、16:30-20:00,去年人工费是50元/天,“天天加班加点,噪音大药味重,比较难请到人”,现在已涨至100-150元/天。
该负责人表示,街道灭蚊消杀费用的大头是消杀器械,每台约2万-5万元,算下来全街道就要90多万元,再加上药物和人工费,全街14个社区全年就要200多万元。
“要看这钱包不包病例数。如果110万元要求登革热病例为0或者是很低的数字,那就不现实。”某街道环卫站站长表示,一旦出现病例,其按照标准进行防控的花销就得成倍增长,病例集中增加的话就更不可控。
样本
工资:最花钱的是去年国庆期间
基层一年灭蚊防蚊花销有多大?某街道消杀站站长透露,主要花销在工资、设备、用药。“消毒员加上财务人员等十几人,一年工资支出50万左右,去年因为登革热,加班费很多,还得在这基础上加三四万左右。”最花钱是去年的“国庆无休”阶段,“10个消毒员7天就得近2万元。”
设备:第一次给街道大规模配设备
“这些喷药机在使用高峰期几乎每个月都要修,背式的小设备修一次起码1000多元,大一点的设备修一次要几千块,一年下来光修机器就起码得花两万元。”去年防控高峰期,区里拨来大小共四台烟机、背机等,合共价值近7万元。“给街道消杀站大规模配设备是破天荒第一次。我们算是小街道,大一点的街道应该比我们配得多。”
用药:“小数怕长计”花费超10万
居家防控环节,包括蚊片、蚊怕水、缓释包等在内大概要10万元以上。正所谓“小数怕长计”,这个街道办事处辖区有10万左右常住人口、近2万户籍居民,以蚊片为例,如果每户都免费派发一筒,一共需要近1000箱,每箱蚊片150元,进行全面配给的话,需要花15万元。但一般消杀站只按十分之一的量配给社区,以减少开支,派完再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