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骗补
湖南发改委官员骗补1300多万
这些重大违纪违法问题多与公职人员滥用权力、内外勾结有关。审计移送的重大违纪违法问题涉及公职人员2200多名,以权谋私大都有中介撮合,主要采取“包装”申报资料、操纵资产评估、攻关采购招标、“搭桥”巨额融资等手法,公职人员则暗中支持或直接参与。
如湖南省发展改革委原总经济师杨世芳等人利用审核中央投资补助的便利,通过亲属控制的3家中介承揽有关申报和评审等服务牟利,仅3个项目就涉嫌骗取中央投资补助1300多万元。
34企业骗贷骗补1.9亿多元
审计还发现,2008年至2013年,石家庄等18个市县(涉及7个省份)的财政、农业等主管部门审核把关不严或参与协助造假,使34家企业和单位涉嫌骗(套)贷款贴息、农业综合开发、成品油价格补助等财政专项资金1.9亿多元。
审计署将上述线索分别移送当地财政、公安等部门组织查处,至2015年4月已追缴资金1.45亿元,4人被追究刑事责任,对62名责任人给予了开除党籍、开除公职等党纪政纪处分。
□其他
央视财经频道原总监非法牟利
审计移送的重大违纪违法问题不少是以社会公益事业、落实政策等为招牌暗箱操作。在新闻宣传、涉外招商引资等方面发现此类问题50多起。
如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原总监郭振玺等人涉嫌利用组织有关评选活动的影响,以广告代理或接受赞助的名义牟取私利。有的还利用境外业务监管漏洞,或夸大境外矿产资源勘探规模,或以引进高新技术为名引入过时技术、废旧设备,从而骗取或侵占国有资金。
河北国土厅违规操作超6.9亿
审计发现,2006年至2011年,河北省国土资源厅违规批准原所属河北省永兴房地产开发公司的26个耕地开垦项目,并帮助该公司通过转让耕地占补平衡指标,获取巨额不正当利益。2011年12月,审计署将此线索移送中央纪委组织查处。
2014年8月,河北省纪委、监察厅等有关单位给予省国土资源厅时任厅长张绍廉党内严重警告、行政记大过处分,给予该厅时任土地利用处处长蔡博广等6人开除党籍、开除公职处分,给予该厅时任地质勘察处处长徐建兴、地籍管理处处长高福信2人党内严重警告、行政记大过处分并免去现任职务,对其他47名责任人也给予了相应党纪政纪处分。涉及违规资金中,有4.27亿元已上缴财政,另有2.65亿元移交省国资委监管。
□相关新闻
政策落实跟踪审计查出违规收费7亿元
当日审计署还发布了“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政策措施贯彻落实跟踪审计结果”。审计部门透露,一些部门和地方简政放权力度不够,2014年涉及违规收费7.24亿元。同时截至2015年3月底,有557个已批准项目未按计划开工。
一些部门和地方简政放权力度不够。至2015年3月底,质检总局、林业局、财政部、民航局等管理的12项行政审批事项尚未按要求取消或合并,15个省份自行设置的133项职业资格许可认定事项尚未取消。有的部门单位还将行政审批相关事项直接委托或变相指定所属单位办理,2014年违规收费7.24亿元,其中11个中央部门和4个省的环保、住建部门违规收取评审、认证等费用2.77亿元,16家中央部门所属单位违规自定项目收费4.47亿元。
审计发现24个建设项目推进缓慢,其中黑龙江省水利厅未及时会签文件,3个水利项目仍未开工;山东省庄里水库工程项目获批1年仍未开工;甘肃省兰州市民政局负责实施的兰州市应急避难场所建设项目进展缓慢。21个单位(部门)申报、使用财政性资金不规范。18个单位(部门)贯彻落实中央相关政策措施不完全到位。
对上述问题,各有关地方正在采取措施组织整改。
□官方解读
发挥“督察员”、“助推器”作用
审计署政策研究室负责同志透露,今年的报告有一大亮点,就是专题反映了政策措施贯彻落实跟踪审计情况。
审计工作报告专门反映了此项跟踪审计结果,揭示了重大投资项目审批建设、简政放权、商事制度改革和进出口通关服务便利化等方面情况,也反映了对中小企业融资支持力度不够,贷款或转贷款普遍存在利率上浮等现象。通过这项工作,力求推动打通政策落实的“最先一公里”和“最后一公里”,发挥审计作为政策落实“督察员”和经济发展“助推器”的作用。
截至2015年6月上旬,关于项目审批周期长、开工不及时问题,557个已批准未按计划开工的项目中已有183个开工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