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平安播报 地市动态 见义勇为 反腐直击 政法综治 警方传真 平安创建 政法文化 公告发布 诉讼指南 信息公开
精彩专题 检察风云 法院天地 司法之窗 消防安全 交通安全 龙江律师 以案说法 护航龙江 图片精选 视频在线 最新稿件
   
站内检索    
广东警方回应暂扣渔民所捞疑似乌木:依法依规
2015年07月02日 14:05:38  平安龙江网 【 字体:

 

  4根出水木头已经腐烂将不被纳入国库

  警方:该批木头属于无主之物

  羊城晚报讯记者陈骁鹏报道:惠州东江河底发现数十吨“乌木”一事(详见羊城晚报7月1日A6版率先报道),引发全国关注。今天,惠州惠城区政府组织当地木料业内行家对木头做了初步鉴定,已确定44根木头是“乌木”,并至少有几百年历史。此外,当天下午,被警方暂扣的该批木头,已经移交改给惠城区文广新局处理。双方交接时,已有4根木头已经腐烂掉,只有40根是完整的。

  是否千年乌木?疑似,等待省级专家考证

  今天羊城晚报报道出街后,引发全国网友关注,乌木的归属权归谁,在江中挖木者是否涉嫌违法、乌木的保护是否到位等问题备受各界关注。

  疑似乌木多数为樟树木种

  当天中午,惠城区文广新局刘少辉接受羊城晚报记者采访时解释说,当天上午,该局请来了一些惠州当地了解木头材料行家进行初步鉴别,得出的初步判定是乌木,县区级的考古工作者也认为,应该至少有几百年历史,最终结论要以省专家认定判断为准。“如果是乌木,就有经济价值和考古价值,肯定属于国家财产。如果经鉴定不是乌木,只是一般的木头,没有什么价值,是可以归还给发现者的。”

  “能不能到达千年要等到省里的专家组前来认定,惠州已经跟广东省有关专家取得联系,正在发邀请函,他们近期将来惠州对该批木头进行专业的鉴定。”他解释说,所谓乌木是在特殊环境下形成的,比如河床等低洼处,埋入淤泥中的部分树木,在缺氧、高压状态下,细菌等微生物的作用下,经长达成千上万年炭化过程而形成“乌木”,是一种统称,各种乌木的树种不一样。“这些木头的树种初步认定大多数都是樟木,也有少数的其他杂木。”

  记者现场观察:未见有保护措施

  今天下午4时许,羊城晚报记者再次赶到暂时存放往该批出水木头的惠城区公安分局办案中心操场看到,该批木放在露天地面,现场未看到有防护物,也未看到有相关保护措施,值得注意的是,操场空地上海零落着一些松垮的木头块。

  因现场工作人员不允许记者上前观看,经肉眼观察,现场摆放的木头不足40多根。截止至记者5点左右离开,现场依然未有政府方工作人员出来接受采访。更为关键的是,摆放在空地上的数十根木头又被爆嗮了一个下午。而现场工作人员则一再向记者强调,“领导们正在屋内开会,我们也没有办法处理。”

  是否存在木头减少的情况?对于记者提出的疑问,惠城警方及有惠城文广新局负责人一再否认,截止至记者发稿,双方负责人向羊城晚报记者确认,双方已完成木头交接工作,44根木头全部由惠城文广新局代表地方政府接收。

作者:    来源:羊城晚报  编辑:郑通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