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平安播报 地市动态 见义勇为 反腐直击 政法综治 警方传真 平安创建 政法文化 公告发布 诉讼指南 信息公开
精彩专题 检察风云 法院天地 司法之窗 消防安全 交通安全 龙江律师 以案说法 护航龙江 图片精选 视频在线 最新稿件
   
站内检索    
司法公开三大平台建成  信息化助力阳光司法
2015年07月02日 14:05:39  平安龙江网 【 字体:

 

  公开零距离

  一键立案减少奔波,在线直播在家可“旁听”审判

  打开北京法院审判信息网,只需轻轻点击,便可纵览裁判文书;只需注册一个账号,便可轻松连线法官;只需一个网上立案申请,便可省去往返法院之苦。

  北京市大兴区人民法院法官陈永河在自己的办公平台上收到了当事人的留言,他一边回复一边说,“在网上回复当事人留言也是一种自我督促。”

  北京朝阳区人民法院的立案大厅常常人满为患,当事人因为材料不齐往往要跑上好几趟。“自从试行网上立案以后,我们先通过网络对部分不符合起诉条件的当事人进行释明和诉讼指导,再通知当事人到立案大厅网络预约立案窗口进行审查受理,减轻了当事人的诉累。”朝阳区人民法院立案庭庭长韩毅钢说。

  诉讼服务大厅、诉讼服务网、12368司法服务热线,信息化满足了不同群众的司法服务需求。

  甘肃庆阳是“马锡五审判方式”的发源地,与当年“三根板凳一张桌”审案相比,今天的法院多了许多现代化的高科技装备。去年10月17日,庆阳全市10位法院院长主审的案件全部通过互联网视频直播,公众坐在家里便可“旁听”案件。

  2013年底,最高人民法院开通官方微博,一年后,粉丝总数突破2500万人。目前,全国3261个法院已开通官方微博,形成了“国家队+地方队”的微博格局。微博直播重要案件,对网友来讲已经十分平常。

  办案网络化

  审限预警倒逼提高效率,联网查控锁定被执行人

  2014年5月30日,最高人民法院开通了远程视频接访系统,除了不具备联通条件的法院,已有3435家高中基层法院实现了与最高人民法院的互联互通,联通率达99%。

  信息化还带来法官工作方式的重大变化。每天上班后,甘肃省高级人民法院民一庭法官刘恒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打开内网信息化工作平台,“绿灯是案件审限到了1/3,黄灯是审限到了2/3、预警催办提示,红灯则表示纪检组已发挂牌督办决定。”

  “刚开始不爱用,习惯后再也离不开了,这帮我们提升了办案质效。”刘恒说。

  今年初,记者走进福建省高级人民法院执行指挥中心,干警们刚刚截获一名长期潜逃的被执行人。大屏幕上,“老赖”垂头丧气的画面通过执行干警随身携带的手机实时传回。“晋江法院昨天申请布控,今天就接到短信,显示被执行人在300公里外的延平,入住一家酒店。一大早,我们便指挥延平法院干警前去拘留。”福建省高院执行局副局长葛福东说,以前,没有信息化的查控指挥系统,执行法官找人查物十分困难,即便发现了被执行人,由于身处异地,当法官赶到现场时,常常已是人去楼空。

  “没有信息化就没有现代化。”全国各级法院不断推进信息化建设,一个开放、动态、透明、便民的阳光司法机制正在形成。

首页  上一页  [1]  [2] 
作者: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编辑:郑通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