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两年前广东一夜缴冰毒近3吨
广东省人民检察院侦查监督处称,该院自2014年开始办理汕尾陆丰、惠州惠东等一系列“雷霆扫毒”专案,查处国家工作人员充当保护伞案件50件58人,陈宇铿正是其中之一。“陆丰当地部分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特别是一线公安执法人员充当毒品违法犯罪‘保护伞’的问题比较突出。”一位办案人员举例说,陆丰市公安局北堤派出所集体受贿案中,为毒品犯罪分子提供庇护的人员涉及该派出所所长、副所长及民警多人,受贿数额虽然只有十多万元,但案件影响极其恶劣。
陆丰市一位干部告诉记者,曾任北堤派出所所长、涉嫌庇护毒品犯罪分子的姜振全,就是在陆丰市公安局领导的办公室被抓捕的,“其实早就有领导警告过姜振全,但他当耳边风,结果被抓的时候吓得一塌糊涂,哭得可怜兮兮。”
在“保护伞”庇护之下,部分地区制贩毒品一度泛滥成灾。广东省公安厅禁毒局透露,陆丰甲子、甲东、甲西三镇在2014年前构建了集原材料购入、生产加工、成品销售为一体的“毒品经济产业链”。2013年底,广东集中3000多警力在甲西镇博社村剿毒,一夜缴获近3吨冰毒。
汕尾市委常委、陆丰市委书记郑佳透露,近两年来,汕尾市通过启动问责和案件倒查,查处了106名禁毒工作不力乃至充当“保护伞”的党政干部及公安民警,抓获涉毒犯罪嫌疑人668人,缴获冰毒3329.039公斤,禁毒整治取得阶段性成效,“目前,陆丰公开半公开的制贩毒活动已不存在,严打‘保护伞’后群众举报线索大幅度上升。”
大宗涉毒问题建议异地用警
深圳大学当代中国政治研究所副教授肖俊建议,涉毒重点整治地区的纪检部门、检察机关可增加对毒品案件的责任倒查和案件评查力度,从中及时发现、倒查追责党员干部失职渎职乃至充当“保护伞”的情况。
“为避免涉毒犯罪分子拉拢腐蚀基层执法民警,建议投诉举报大宗涉毒问题的线索,统一采取异地用警方式核实查处,如直接组织市局支队、异地分局或其他派出所警力进行查处,防止通风报信或查处不力。这样,即便有涉毒‘保护伞’也难以干扰禁毒工作。”广东省中山市公安局一位禁毒民警建议说。
据新华社电
(来源:京华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