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锲而不舍追踪多家药企和旅行社
在天津这家房地产公司,审计人员对临江国旅购买房产情况进行了调查。在公安机关配合下,审计人员取得了一个关键性证据,就是购房方是葛氏公司的一名业务经理,临江国旅为其支付购房款。这一线索的发现,为日后葛氏公司行贿事件的查证奠定了基础,并更加坚定了审计人员对药品行业进行“探底”的决心。
为了解开越来越多的问号,审计实施方案几经调整。他们从医药企业和旅行社中筛选重点企业,兵分几路进行延伸调查,将审计的触角不断扩大。
从2009年1月至2010年11月,葛氏公司等数十家制药企业以会议费名义支出5.2亿元,其中支付给临江国旅就高达3亿元。为什么没有组织游客旅游?临江国旅法人代表翁某的说法是,他们是专门为制药企业服务的,负责其会务等工作。由于机制灵活,在药企行业很有知名度。
在延伸调查中,一方面深入多家旅行社调取资料;另一方面,他们还延伸调查了5家知名医药企业,并多次赴异地调查。审计人员也曾面对如山的资料、千头万绪的凭证而感到无从下手,如去旅行社收集旅游行程安排数据,这些数据基本都在导游个人手里保管,数据不完整、材料缺损严重。由此获得医药企业名单后,再延伸医药企业又能获得大量旅行社名单,旅行社和医药企业成蜘蛛网紧密联系。原因在于每家旅行社为多家医药企业服务,每家医药企业又会选择不同旅行社安排会务,因此审计工作量犹如滚雪球一般越滚越大。
但大家凭着执著的信念、精湛的业务能力和强烈的责任感,终于完成了艰巨的调查取证任务。
“会议费”是谁在消费,又是谁来埋单
审计人员以临江国旅为例向记者揭示所谓的会务服务是怎样的“平台”,以及葛氏公司与众多医疗单位、医务人员是如何沆瀣一气做成“买卖”、推高药价的。
旅行社收到制药企业资金后分期分批召集全国各地医院、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医学会的医务人员开会和旅游,地点大多选择我国的省会城市、旅游景点以及世界各地的名胜旅游城市,花费巨大。如,葛氏公司2009年4月邀请业内人士12人赴法国戛纳开会,耗资85.08万元;同年10月邀请业内人士13人赴加拿大蒙特利尔开会,耗资90.47万元;2010年7月邀请业内人士近500人在成都开会,耗资332.95万元。一些旅行社已成为制药企业违法违规向医疗机构和医药人员输送利益的专业“操盘手”。仅2009年和2010年,临江国旅就收到了葛氏公司2500多万元“会议费”。
审计人员推断,葛氏公司可能是通过旅行社套现行贿、赞助相关医药行业协会和给予代理商推广服务费等方式实施“带金销售”,向少数国家机关工作人员、部分相关医药行业协会和医院领导及医生行贿。
按照《我国药品管理法》的规定,禁止药品的生产企业、经营企业或者其代理人以任何名义给予使用其药品的医疗机构的负责人、药品采购人员、医师等有关人员以财物或者其他利益。禁止医疗机构的负责人、药品采购人员、医师等有关人员以任何名义收受药品的生产企业、经营企业或者其代理人给予的财物或者其他利益。
奇高的会议费,这一审计线索日后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经公安部门侦查发现,葛氏公司多名中层干部还涉嫌职务侵占,比如,旅行社声称组织了150人的会议,葛氏公司将150人的费用打给了旅行社,但事实上,会议只有100人参加,多出的50人的经费便留在旅行社的账上,用于给葛氏公司中层干部回扣、行贿或组织关键人物旅游。比如,临江国旅为葛氏公司人员支付天津某房地产公司的购房款。
记者从有关渠道了解到,医药行业存在的权钱交易、商业贿赂问题,是国内目前药价虚高、过度用药的一个重要原因,加重了患者的医疗支出负担。“会议费”等推高了医药推广费,而医药推广费通常被制药企业列在营业费用之下。
移送查处水落石出
“民生问题和社会热点难点问题是审计部门一贯所关注的,尤其是这些导致老百姓看病贵、看病难的问题,我们作为审计人员有责任也有义务克服各种阻力查深查透。”王海说。审计工作在业外看来是一项四平八稳的工作,实际上却是一项攻坚克难的工作,既需要审计人员扎实的业务功底,又需要有锲而不舍的韧劲和顽强的突破能力。
2011年4月前后,根据法律规定,审计部门将线索移交给公安机关,并建议有关部门对涉嫌违规利益输送和商业贿赂的行为进行专项治理。案件随后步入司法的快车道。警方披露,包括葛氏公司4名高管在内,超过20名药企和旅行社工作人员被警方立案侦查。
2013年7月,公安部发布消息时,王海已经带领审计人员奔赴下一个审计项目了。对于这些东奔西走的审计人员来说,令他们备感骄傲的时刻正是犯罪分子被绳之以法、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被挽回之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