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平安播报 地市动态 见义勇为 反腐直击 政法综治 警方传真 平安创建 政法文化 公告发布 诉讼指南 信息公开
精彩专题 检察风云 法院天地 司法之窗 消防安全 交通安全 龙江律师 以案说法 护航龙江 图片精选 视频在线 最新稿件
   
站内检索    
媒体:广场舞扰民引纠纷 治安管理处罚法适用
2015年07月14日 09:46:01  平安龙江网 【 字体:

 

  广场舞音乐扰民

  反对者不堪其扰

  “我们都是上班族,早上7点就被音乐声吵醒,尤其是周末想睡个懒觉,可是广场舞按时上演,一天都不会落下!”长期遭受广场舞音乐的侵扰,盛大花园小区41号楼居民王超明感到非常无奈。

  住在小游园附近住宅的张悦女士说:“家里有老人,本来睡眠就不好,现在更是被噪声弄得神经衰弱。”

  7月2日晚8时20分许,记者在位于该小区小游园约30米的距离,可清楚听见广场舞音乐的旋律,而小游园距离小区41号楼直线距离不到10米。

  据了解,噪声污染是环境污染的一种,通过损害人的听觉系统,进而影响大脑中枢神经,从而诱导和导致各种疾病,已与水污染、大气污染被公认为危害人类健康的三大公害。

  依据我国《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规定,以居住为主的区域,白天不能超过55分贝,夜间不能超过45分贝,而社会生活噪声的管辖、查处主体是公安机关。

  据小区辖区的乌鲁木齐市公安局沙依巴克分局骑马山路派出所民警介绍,若广场舞分贝超出这一标准,依照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五十八条,有关部门完全可予以警告;警告后不改的,处二百元以上五百元以下罚款。而受害居民也可依照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的规定,要求加害人排除危害;造成损失的,依法赔偿损失。

  化解纠纷尚需立法支持

  城市应配文化活动场地

  “我们现在看到的这些矛盾,在法律上有很简单清晰的界定,理论上说,本来是不应该出现的。跳广场舞和抵制广场舞的居民是两个不同的利益群体,前者的诉求是健身,后者的诉求是安静,两种诉求都是合理合法的,如果出现了矛盾,一定是有一方逾越了自身法定利益的界限。”新疆财经大学法学院副教授、法律治理学博士赵丽莉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无论是广场舞噪声扰民还是反对者的行为,都是公民公共意识和法律意识淡薄的表现。

  赵丽莉介绍,在国外,如果噪声扰民,跳舞者就会被警方带走,因为法律规定公民有享受宁静的权利,一旦感到听觉遭到污染,就可以选择报警,警察也必须作出行动。但在我国,往往将噪声污染定义为生活纠纷,多半采取劝导和说服的方式。“这其实是‘法不责众’的思想在作怪,执法者认为像广场舞、闯红灯这样的群体行为,即便有不合理性,也不好进行处罚。对于日益突出的广场舞噪声扰民等矛盾,应更多地采取法律手段”。

  “通过法律来规范广场舞,哪里可以跳广场舞,音乐声多大才算噪声等将会有规可依,既可以约束跳舞者的行为,也能达到保护跳舞者的利益,有利于解决和化解广场舞引发的矛盾。”赵丽莉说,道德和法律是规范人们行为的标准,如果道德已经无法约束一些越界行为的时候,这就需要法律及时跟上。同时,她也强调,一旦考虑到立法层面,那么由政府主导及社会力量广泛介入的体育场馆建设、公共活动场地免费开放等工作也必须同时推进,地方政府还应该在城市建设中配备必要的公共娱乐和文化广场等公共设施,同时,既要扩大人均广场面积,也要注意地点布局。

  “随着我国全面进入老龄化社会,老人需要相应的健身与娱乐。要考虑到老人并非是故意去广场跳舞扰民,而是迫于活动场地奇缺的现实。只有从根本上解决场地的问题,广场舞噪声扰民的问题或许才能真正迎刃而解。”

首页  上一页  [1]  [2] 
作者:    来源:人民网  编辑:郑通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