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平安播报 地市动态 见义勇为 反腐直击 政法综治 警方传真 平安创建 政法文化 公告发布 诉讼指南 信息公开
精彩专题 检察风云 法院天地 司法之窗 消防安全 交通安全 龙江律师 以案说法 护航龙江 图片精选 视频在线 最新稿件
   
站内检索    
媒体揭地铁"妈妈丐帮":带娃行乞月入过万(图)
2015年07月27日 13:53:15  平安龙江网 【 字体:

 

  1.0版本

  穿得破烂,

  甚至装残疾人扮凄凉

  杀伤力:★★★

  随着南京地铁运营线路逐步延长,客流量逐步攀升,职业乞讨人员也把“势力范围”从地面扩展到了地下。

  地铁里乞讨最原始的手段可以说还是延续地面的手段,也就是“1.0版”——穿得破破烂烂的老人,走进地铁车厢拿着破瓷盆,里面放两个钢镚,逢人点头哈腰,讨要零钱。五毛一块的加起来,一开始也是每日收入颇丰。后因“生意”惨淡,由年轻一点的乞丐扮演“盲人”“哑巴”“瘸子”“瘫子”,企图用更激进的方式博取同情。

  由于“装惨”伎俩比较成功,不少乘客都为之动容,解囊相助。后来,随着“残疾乞丐是演员”说法的出现,越来越多的地铁乘客看穿了这些假象,这些人的“生意”也就一落千丈。

  2.0版本

  自购喇叭乐器,

  行乞变身卖艺郎

  杀伤力:★★★

  “扮凄凉”的手段过时之后,地铁乞丐也在根据市场的变化而不断改进乞讨手段。

  据了解,职业乞丐们借鉴路面的卖艺方法,购买高音喇叭、话筒、乐器等装备,将自己“全副武装”,直接到地铁车厢卖艺乞讨。有的乞丐是出动多人乐团,配备二胡、口琴、铜锣等自吹自弹自唱,采取现场演出的方式,在车厢内沿路卖艺。

  当然了,也有乞丐比较偷懒,直接拿伴唱带进行播放,地铁开一路,他们就唱一路。由于嗓音太差五音不准,被网友吐槽“地铁好声音”,噪音污染严重,影响地铁运营环境。地铁乘客对此普遍比较反感,因此“生意”并不可观。

  3.0版本

  博取爱心“杀手锏”

  边喂奶边行乞

  杀伤力:★★★★★

  俗话说“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地铁乞丐也拿出了博取爱心的“杀手锏”——童子军上阵。

  近1年来,南京地铁出现多批抱着幼儿乞讨的妈妈团。地铁乞讨妈妈要么怀抱孩子,要么牵着孩子的手,在地铁车厢里来回穿梭乞讨。甚至有乞讨妈妈毫无顾忌地抱着正在哺乳的孩子,向乘客乞讨。

  看见孩子可怜的样子,很多乘客特别是女性会动恻隐之心主动给钱,而且有时候数额还不小,甚至会直接给出100元的“巨款”。这样一天下来,妈妈乞讨团也收入颇丰。

  就没办法管吗

  方案1

  送回原籍?他们会再回来

  根据之前诸多媒体的公开报道,甘肃省岷县小寨镇是有名的“乞讨村”。如果说以前乞讨村的出现是因为贫困所致,那现在的小寨镇可不是因为穷,而是因为乞讨致富,当年的小寨第一批富起来的人就是外出乞讨的人。

  “我们也想帮他们,但是似乎没有什么能比得上金钱对他们的诱惑。”在扬子晚报记者的采访中,不少地铁民警和地铁站务人员都表达了这样的想法。

  看着一些妈妈带着年幼甚至尚在哺乳期的孩子在乞讨,大家的心里都不好受。可是从警方掌握的情况来看,即便是帮助了这些职业乞讨者,送他们返回原籍,他们依然会再次踏上乞讨之路。

  方案2

  逮到罚款?他们赚的更多

  乞讨人员被执法人员查处后,只能对其进行罚款,金额对他们来说很容易就能再赚回来。即便是警方提出要将当事人送往救助站,但是前提条件是必须当事人自愿,警方是没有权利强制执行的。即便经过民警苦口婆心将他们送往救助站,民警前脚刚走,他们后脚就跟着出了救助站。

  “不是生活困难去讨要,而是认为讨要来得容易,背后有利益驱动。”当地政府部门官员也曾表示,每到开学时节,当地政府都要派出工作组到学校、村镇去劝说村民不要外出乞讨,但是还是有一些村民外出乞讨,人员的管理难度很大。在当地人看来,能赚到钱了就不丢脸,即便是乞讨赚来的钱。

  方案3

  剥夺监护权?不利于孩子成长

  此前南京“饿死女童案”发生后,便有法律界人士提出了关于剥夺孩子母亲监护权的讨论。如今,看到地铁里的孩子小小年纪就乞讨实在可怜,有网友也提出能否剥夺大人监护权的问题。

  对此,相关专家表示,在实际操作中,这些乞讨妈妈毕竟是孩子的亲生妈妈,如果剥夺了监护权,孩子只能送到福利院,没有亲人在身边陪伴,更不利于孩子的成长。

  还有专家表示,一旦亲生孩子被送到福利院,这些乞讨妈妈要么就再次生育,甚至会想到去拐卖儿童。只要乞讨有利可图,这些职业乞讨者一定会绞尽脑汁想方设法来付诸行动。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作者:    来源:扬子晚报  编辑:郑通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