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骗术四:祝贺短信也有诈
中秋期间,犯罪分子会发送大量垃圾邮件、短信,试图骗取一些信息。这些信息大多会以中奖、兑换积分等方式,引诱用户上当。本以为“天上掉馅饼”,可用户在邮件中填入银行卡账号和密码时就上当了。
这类骗子,首先会以各种理由装成与收件人很熟悉的人士,祝贺过节,随后,他们便以“手头紧”等为借口,让收件人登录某网页,再提交用户名、密码、身份证号、信用卡号等信息给予“援助”,继而盗窃用户的资金。
警官提醒:网民登录网页输入个人账户信息时,必须十分慎重,不轻信来历不明的中奖邮件、信息。如果是熟人提出要求,那就亲自打电话或者以其他方式与对方联系,加以核实。
骗术五:敲诈电话不要信
“你儿子在我手上,赶紧往我的卡里打5万元钱,不许报警。”突然接到亲人的电话,可说话的却不是自己的亲人。接到这样的电话,大多数人多半会发蒙,可实际上这很有可能是骗子在使诈。一些不法分子利用软件可以复制任意来电显示的手机号,实施诈骗。
也有些骗子在捡到他人丢失的手机后,打电话实施诈骗。
警官提醒:我市曾多次出现这种骗局,当事人被骗子打电话托住,另一个骗子用复制好的电话号向家人要钱,实施诈骗。陌生人打来的电话不要轻易相信,托住对方的同时,要尽快与当事人核实,如果核实不到要及时报警,不要轻信骗子。
骗术六:帮人照相也危险
“帮我照张照片。”出门游玩总是能遇到这样的请求。但在旅途中,有些不法分子却利用这种方式,另有所图。一家三口带孩子出门,男主人离开买东西时,有人上前让女主人帮忙拍照或者寻求其他帮助。女主人首先想到的应该是看好孩子,在自己能力不足时,不要逞强帮忙。
警官提醒:外地曾经发生类似偷孩子案件,女主人帮人拍照时总是看不清,没多久就会有眩晕的感觉,如果此时没有其他人注意到,那女主人和孩子都会有危险。
外出游玩,要在确保自身安全的同时,再出手助人。如果力不能及,可以帮忙报警,让警方来处理,看看对方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