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报恩塔15枚舍利重回地宫 传梁武帝曾供奉
|
|
2
15枚感应舍利,装在水晶瓶内
感应舍利被供奉在地宫内。2010年,“佛顶真骨”“感应舍利”“诸圣舍利”从阿育王塔塔身内被迎“请”出来。这次,“感应舍利”重回地宫,被供奉在按1:1复制的阿育王塔的塔身中,观众可以看到一个水晶瓶,瓶中就是“感应舍利”了。为了保护“感应舍利”,感应舍利被放在密闭的玻璃罩内,和氧气隔离,以确保恒温恒湿。
据了解,“感应舍利”会一直供奉在地宫,供观众瞻礼。不过由于地宫空间有限,公众要想瞻礼地宫和大报恩塔,要提前预约。
尽管《金陵长干寺真身塔藏舍利石函记》上面写着:北宋大中祥符四年(1011年),“演化大师”可政重建长干寺,兴建了高达“二百尺”的九级砖塔,在塔下瘗藏“感应舍利十颗,并佛顶真骨,洎诸圣舍利……”但是考古人员打开后发现,水晶瓶内的“感应舍利”不止10颗,而是15颗,它们大小不一,长度1至3毫米不等,其中有两颗近椭圆形,无色透明;其余的形状不规则,呈现灰、黄、淡红、黑等多种颜色。
“感应舍利”的来历堪称传奇,目前为止,关于“感应舍利”的来源,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认为和梁武帝有关。梁武帝在大同四年供奉过一次舍利,当时好多舍利放在金钵里,金钵里的舍利都浮在水上面,只有一颗最小的舍利沉在水下不动,见此梁武帝拜了数十拜,之后这颗舍利浮出了水面,然后旋转,停在金钵的最中间,这就是一种“感应”。专家认为,碑文上记载的“感应舍利”应该就是梁武帝时期供奉过的,所以非常珍贵。另外一种认为,“感应舍利”应该是和从西天竺沙门来的康僧会有关。公元247年,康僧会来到南京,孙权对他说,“如果你能请到舍利,我就为你建造寺塔。”康僧会经过21天的虔诚祈请,果然求得舍利,五色光芒照耀到铜瓶外。经试验,这“感应舍利”火不能焚、锤而不损。
作者: 来源:现代快报 编辑:郑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