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大报恩塔15枚舍利重回地宫 传梁武帝曾供奉
|
|
建新塔如何
确保地宫安全?
大报恩寺遗址规划设计和博物馆项目负责人之一、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教授、院长韩冬青介绍,由于新塔位于明代大报恩寺琉璃塔的原址之上,为避免对遗址的扰动,采用四组钢管斜梁跨越遗址上方,地梁落脚点位于整个塔基遗址的外侧,形成“覆钵形”的新地宫,在原有地宫遗址上营造新的圣物奉安与瞻礼空间。
这意味着,塔基不是直直深入地下,而是像倒扣的钵一样,千年地宫以及600年前的大报恩寺琉璃塔塔基被“罩住”,现代的塔基在外围。
大报恩塔
有哪些创新?
“塔本身也是一个重要的创新。”东大建筑学院教授、建筑历史与理论研究所所长陈薇说。
据介绍,新塔平面轮廓与古塔八边形平面吻合,内部由两个正方形旋转交错构成莲花瓣状,寓含花漫菩提。塔壁设置佛龛,新塔九层至屋顶攒尖有20米的通高空间,屋顶透明,云中佛殿悬浮于九层环廊之上,形成凌空的礼佛空间。“跟琉璃瓷塔不同的是,大报恩塔八角展翼使用的是现代的玻璃烧制工艺,外挑翼板用超白玻璃包封,内侧对超白玻璃经图案蚀刻、手工上釉、高温烧制、夹胶合片等多道工艺,将当代艺术玻璃工艺与建筑幕墙技术相结合,呈现琉光塔影。”讲解员介绍说。
白天晚上
塔有何不一样?
细心的市民可能注意到,大报恩塔白天、晚上看上去是不一样的。值得一提的是,夜晚的大报恩塔,利用智能控制LED及远射投影,再现梦幻般的琉璃佛光。据介绍,除了塔身本身,四周都被纳入了灯光效果的设计范围。总体布局沿着景区的中轴线向周围发散,灯光从建筑延伸到水面一直扩展到花园绿地,体现出不同的层次。
作者: 来源:现代快报 编辑:郑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