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奖得主:获奖后最苦恼科研时间被占用
|
|
开篇语
获得诺贝尔奖究竟意味着什么?荣誉?金钱?或者你想象不到的好处?
2015年诺贝尔奖颁奖典礼举行之际,记者赴瑞典斯德哥尔摩,对话诺贝尔奖不同领域的获得者,聆听他们眼中的诺贝尔奖、眼中的中国。
这些诺贝尔奖获得者,既有今年新晋的“新生”,诺奖对他们来说既新鲜又兴奋;也有去年获得诺奖的“二年级生”,从“过来人”的角度看待诺奖及其带来的效应。
这些诺奖获得者有:2014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莫泽夫妇、2015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安格斯·迪顿、2015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托马斯·林达尔、2015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阿瑟·麦克唐纳等。
深对话
诺奖得主
系列报道
飞鸽传书,老马识途。人类很早就意识到,很多动物,包括人类都具有出色的方向识别能力,他们的脑海中似乎嵌入了一张地图,怎样都不会迷路。
2014年的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解释了这个现象。迈-布里特·莫泽及其丈夫二人与约翰·奥基夫因“发现构成大脑定位系统的细胞”,共同获得该奖。
日前,莫泽夫妇在瑞典接受本报记者专访,在获得诺奖一年后,他们仍不得不再花时间用于工作之外的事情,如主旨发言、小组讨论等,而他们最需要的恰恰就是时间。
而对于今年获得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的屠呦呦,他们夫妻二人都表示出了极大的赞赏,称她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科学家。
文/图本报特派斯德哥尔摩记者张丹
在瑞典哥德堡的博物馆小会议室中,爱德华·莫泽穿着笔挺的西装,红色圆白点的领带,还有一双红色的布鞋。他的妻子迈-布里特·莫泽则穿着比较休闲,右手戴着一串手链,脸上总是带着和蔼可亲的笑容。
作者: 来源:广州日报 编辑:郑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