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诈骗“三大门派”
网络诈骗居首信用卡诈骗暴涨电信诈骗被反超
通过大数据分析,昨日,市反诈骗中心提供一份材料显示,从去年7月到今年4月15日,全市共接到网络电信虚假信息诈骗案件10552起,也就在4月初,市反诈骗中心成立以来,接案数量首次突破万起。
相比之前市反诈骗中心统计数据,出现两大变化——首先,网络诈骗经过去年的发展,已经远远超过了电信诈骗,牢牢位居诈骗“三大门派”之首。此外,原本算在电信诈骗中的信用卡诈骗,在去年年底暴涨,如今“自成一派”,成为虚假信息诈骗“三大门派”之一,并且占比已经超过了电信诈骗。
十大虚假信息骗术排行榜
骗钱最狠的五大骗术
1、冒充查案
1982.3万元
2、商品交易
1261.1万元
3、冒充客服
1227.4万元
4、冒充QQ好友
1185.8万元
5、兼职刷信誉
780.5万元
【解密】
骗子的工具
“一卡双号”号码
任意虚拟各地号码
在之前本报报道中,已经多次揭秘诈骗工具新变化,其中包括:171号段诈骗电话出现,第三方支付升温等。最近,市反诈骗中心又发现这种新变化——诈骗嫌疑人使用“电信一卡双号”进行诈骗。
开通使用便捷、不易受监管,“一卡双号”业务正迅速成为骗子作案工具中的“新宠”。今年以来,厦门市反诈骗中心共发现147个“一卡双号”号码被用于“冒充领导”诈骗。
那么,什么是“一卡双号”,骗子又是如何操作的呢?反诈骗民警首次对外揭秘。
原来,这种电信手机卡只需上传“购买者手持身份证的照片”等信息,就可通过“实名制登记”审核,在网上购买。收到手机卡后,诈骗嫌疑人通过发送手机短信,开通“一卡双号”服务。开通这项服务后,主号持有者可将虚拟号设置成全国任意地区的“本地号码”,而且每月可以更换一次,无需提供任何身份证明。以3月3日为例,邵先生被假冒的单位处长诈骗走1.8万元。经警方核查,骗子正是使用电信一卡双号,主号为广东清远号码,虚拟号为厦门的。
针对这段出现的“一卡双号”诈骗新变化,市反诈骗中心也将联合通信部门,提出打击对策。
诈骗时间段
多集中在
10:00-12:00
14:00-20:00
通过大量的数据统计分析,市反诈骗中心还分析出了诈骗嫌疑人的工作“时间表”。一年当中,诈骗高峰往往出现在春节前后,骗子也利用年底“抢年”,疯狂作案。而到了三四月份,警情有所回落,骗子可能打算“歇歇脚”,盘点一下上个季度的“收入”。
而分析诈骗案件的高发时段,纵观骗子一天的作案轨迹,发现骗子的上班时间一般集中在上午10点-12点,下午2点-晚上8点。骗子也很“敬业”,除了在正常人每天的活跃期坚守岗位外,还会额外“加班”,为自己“创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