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4月19日这天,和记者一起来到河北中航航空所在写字楼外,3个来“维权”的90后还是不免紧张。“我心脏跳得好快!”文静的小李自言自语。小范一边在写有“中航航空欢迎进入”的电梯门旁等候,一边在电话中问家人:“我一会儿该怎么说?”小原则干脆找来家住石家庄的远方亲戚“壮胆”。
在一间挂着“中航航空行政处”牌子的办公室门口,她们告诉记者:这就是公司总经理“吴总”的办公室。
“吴总”宽敞的办公室显然是精心布置:墙上挂着“北京华航航空”送给“河北中航航空”写有“服务企业楷模”字样的锦旗;宽大阔气的老板台后则展示的是公司的各种资质;特别是两面立在地上的巨大国旗让办公室顿生肃穆之感。
但姗姗来迟的“吴总”却让记者不禁有些意外。“1987年出生的。”吴总告诉记者,他本人就是一位创业大学生,2014年公司成立以来已经帮助2000多名大学生就业。
“我早就等着你们来呢!”面对来“维权”的女生,“吴总”一屁股坐在会议桌前。此时, 3个90后却突然显得有些拘谨。她们谁也没有坐,而是在“吴总”右边斜站成一排。就这样双方开始了对质。
在“对质”中,“吴总”表示,“河北中航航空”的全称是“石家庄中航航空票务服务有限公司”,是石家庄当地一家“有三四十名工作人员”的民营企业,主要是从事票务代理、发布国内广告等业务,他就是企业法人代表。
而“吴总”同时也是“石家庄燕都人力资源有限公司”的法人代表,这家公司注册的经营范围则是职业介绍、职业信息服务等。
之前与3个90后签订的协议书,是盖有这两家企业公章的“航空国内客运(票务)岗前指导就业服务协议书”。
对于之前“直招”一说,“吴总”则解释说:“直招”就是劳动用工合同由用工单位和本人直接签,工资也由用工单位直接发给本人;与之相对的“派遣”,则是用工单位的用工合同与派遣公司签,工资也由派遣公司发放。
而对于3人提出的实际工作和初试时承诺不符的问题,“吴总”则表示:“它们是我们下属的合作单位,我们给了他们两个授权,一是票务咨询,二是燕都人力资源人事招聘,两个授权是分开的。”他同时强调:“要是他们的行为超出授权范围就与我们无关了。”而“吴总”同时介绍说,他们在河北、山西、山东多个城市都有这样的合作单位。
小范问“吴总”:为什么网上说1000多元就能办“民航国内客运岗位资格证书”?
“吴总”反唇相讥:那你找网上办办看?
小原提出,为什么直接在石家庄面试的,参加“民航国内客运岗位资格证书”的培训费用是9800元,比他们少了6000元。“这6000元是不是给了各地的‘合作单位’?”
对此,“吴总”笑而不答,只是接着话茬儿算道:培训、考试等费用需要交给他的合作单位、另一家民营企业“北京华航”3400元。“住宿、被褥、制服……不都需要钱吗?”他补充说,公司还曾给每个人发过1000元的“补助”。
小原说:她现在从事工作的主管告诉他,这个资格证书对她现在的工作毫无意义。
“吴总”则表示,考取证书是“公司的规定”。
而对于3个姑娘质疑“民航国内客运岗位资格证书”考试前他们就拿到了答案,吴总回答说:可能是公司工作人员泄的题。
“吴总”又对记者解释,对于这项由中国航空运输协会颁发的岗位资格证书考试,他们从没有跟协会接触过,此次考试就是由“北京华航”通过互联网将试卷提前一天传给他们,由他们来印刷和组织考试的。
至于3个90后要求退还1.58万元所交费用的要求,年轻的“吴总”说:“可以通过法律手段来解决。”
停了一下,“吴总”又对小范说,由于之前她所发网帖中提到了他的个人信息,同时上传协议书照片中有公司的公章,这为不法之徒“仿制公章”提供了便利,他都要通过法律追究小范的责任。
而此行3个姑娘的成果可能就是,小范将之前那身带肩章的旧制服退给了“吴总”,取走了500元服装押金。而“吴总”当着记者告诉他们,这身带肩章的制服只是公司的工作服……
从“中航航空行政处”下楼时,电梯突然在2楼打开了,对面一个年轻的身影穿着一身帅气的带肩章制服,匆匆上了对面上行的电梯。
“他们还在培训。”小李猜。
“真是傻子!”这话小范像是在说那个身影,又像是在说自己。
离开那座写字楼,3个90后女孩情绪明显低落了。
“我们接下来该怎么办?”小原不知所措地看着记者。倔强的小范则下了决心:“反正我不回去工作,要不就和他们一样了。”
对于之前“吴总”声称会追究她的法律责任的事情,小范似乎颇为担心,同行小原亲戚的一番劝慰让她打消了一些顾虑。一个小时后,记者发现,自己不知什么时候被小范“拽”进了一个刚刚组建的微信群组,在同一群组出现的,还有她刚刚联系的两位律师朋友。(记者樊江涛实习生李佳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