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编者按:2016年,黑龙江省女子监狱21周岁了。二十一年来,女监人用满载拓荒创业的精神,在一片荒芜泥泞的土地上建立起了一座现代化文明监狱。先后获得全国“三八”红旗集体、全省先进女职工集体、省级文明单位标兵、集体二等功六次、集体三等功五次和2015年省直轻型犯监狱目标管理工作考评第一名的好成绩。
4月27日,女子监狱举办“传承女监精神铸就忠诚警魂”庆五一迎五四主题活动。一个个精彩的节目浓缩了三代女监人虽经历三次戎装变换,但始终不变的艰苦奋斗、爱岗敬业、甘于奉献的精神。
她们向人们诉说着,女监精神是这样星火相传的……
第一幕:历史回顾
大幕徐徐拉开,60后合唱团的老民警们个个昂首挺胸、容光焕发。此刻,她们正用歌声告诉人们,一代代女监人所做的事就是《把一切献给党》。
她们中的很多人就要离开为之奋斗一生的岗位了。然而,再着当年白衣蓝裤的警服,唱响《革命人永远是年轻》,她们仿佛忆起了她们的青葱岁月。在记忆里,还有她们的前辈,自给自足、开垦荒地,打着赤脚、赶着牛车……
1951年春,省政府决定组建富拉尔基劳改支队,关押全省女性罪犯,这成了女监的雏形。
1969年冬,随支队迁到肇源县义顺乡时,女监还只是革志监狱的一个大队。
即便这样,无惧无畏的女监精神依然在这片热土独树一帜……
那是行棉车间大火时,两位同志将200多斤重的原料推出窗外后的昏倒在地;是1979年两名民警押解罪犯储存秋菜时,被倒塌的监狱大墙砸倒后落下的终身残疾;是1986年一位民警在赶制警服时,因劳累过度突发脑溢血的牺牲;是1990年在运送服装包装箱的路上遭遇山体滑坡的罹难……

第二幕:艰苦创业
“想一想红米饭南瓜汤吃什么都觉得香又甜想一想爬雪山过草地没有闯不过的艰和险”这首《艰苦奋斗歌》让正在演唱的54岁的吴艳杰不禁想起初建黑龙江女子监狱时的艰苦,忍不住让泪水模糊了视线……
1995年9月26日,83名民警及武警官兵押解700余名女犯从革志监狱出发,途径11个乡镇,行程240公里,历经7个小时,长途跋涉、浩浩荡荡,驶入了哈尔滨南岗区学府路387号。
一场史无前例的女犯大迁徙,载入监狱史册。黑龙江省女子监狱就此诞生。
吴艳杰回忆,那时,院内遍地是荒草,连绵的秋雨使原本坑洼的道路更加泥泞难行,运输物资的车辆都要靠前面拉、后面推,经常是脚迈出去,鞋却陷在泥里。大门没有安装、电网没有通电、厂房没有棚顶、机器安装在监舍……
面对百废待兴的场所,女监人开始了安家落户、重建家园的艰苦创业。
从一个监舍、一个厂房到如今的三个监舍、三个生产车间,一砖一瓦都有吴艳杰这辈人的心血。
而面对监狱建设和监管改造的双重压力,老一辈女监人既发扬传统,也在摸索中前行。一套套育人、管理的方法被不断创新、实践、总结,然后再传授给更年轻的女监人。
就像吴艳杰,二十多年来,她已经带出了几十个徒弟,其中很多都成为了现在的监区长,戴莹就是其中一个。
吴艳杰现在时常想起,戴莹刚来那会儿,常常因为工作繁重而哭鼻子。她把自己的经历和戴莹分享,告诉她没有不能克服的困难,女监人都是这样过来的。
就这样,饱尝苦辣酸甜、经历从无到有,和女监共同成长,成为了吴艳杰这辈人最大的骄傲。

第三幕:继往开来
重新穿上当年的绿警服,时间又拉回了2003年非典时期。因隔离,一位民警三十天没能见上自己正处于哺乳期的孩子,民警的母亲抱着孩子在监狱门外让她远远望了一眼。而主人公的原型正是戴莹。
像戴莹一样,那段日子有人不能照顾重病的母亲、有人不得不给九个月大的孩子强行断奶、有人不得不推迟婚期……而一句“是战士就不能当逃兵”就是她们坚守的全部意义。
戴莹这代人见证了抗击洪水的奋战、经历了男犯整体调出的转折,实现了产值过亿利润千万的历史性跨越。
还记得,带重病的老父亲去北京检查,然后迅速回到岗位上,戴莹愣是把十五天的干休假休成了四天。她说,这是在吴艳杰那样老一辈民警那里学到的吃苦耐劳、责任担当。
但是新的历史时期下,面对“个性”的90后,“戴莹们”意识到带队伍的方式需要跟上形势,培训、谈心,科学管理才能行之有效。
当年动不动就哭鼻子的戴莹如今已从警18年了,徒弟也有23人了。忆往昔,她不禁感慨:“现在的孩子真是赶上了好时代啊!”

第四幕:和谐发展
“如今的我们,风华正茂的80后啊!承前启后的新一代,正接过前辈手中的旗帜,踏着前辈的足迹,砥砺前行!我们凝心聚力,攻坚克难、扬帆远航、再创辉煌!”舞台上,年轻的民警立下了铮铮誓言。
这其中,有去年刚刚当上狱警的孙苍横,她就是戴莹的徒弟之一。
孙苍横从小的理想就是拥有警察的满身荣光。但是,当她身着蓝色警服,被叫做“孙警官”的那一刻,她才意识到,肩上的责任。甚至,有些不知所措。
是戴莹的言传身教,让她从警容警貌到与服刑人员的接触方式一点点地开始转变。她在对前辈们的耳濡目染中,慢慢适应了身份的转换。
如今,她自信地认为她的业务更加专业、内心更加强大。
看,十三五规划的蓝图下,新建监舍、厂房、医院、禁闭室、备勤楼,总建筑面积六万多平方米。
“一年强基础,两年上水平,三年创全国先进”的大旗已被高高扛起。
厉兵秣马、枕戈待旦,她们为实现“女监梦”而继续奋斗!
锐意进取、和谐发展,她们为实现“中国梦”而不断拼搏!
历史已经成为过去,但热血铸就忠诚的精神将被代代相传。这是龙江女监最辉煌的史诗。

后记:70岁的吴淑云老人,已经退休13年了,这次活动,又被邀请了回来。坐在台下,吴淑云老人一直流泪,所走过的路历历在目。她对年轻的民警寄予厚望:“责任重大,且行且珍惜。”
2013年退休的程敏在活动结束后依然难掩泪光。当年押解“女犯大迁徙”的83人中就有她一个。短暂的活动却让她回忆起了当初从泥泞中一路走来的艰辛,也倍感女监今日变化之幸福。她给监狱党委点一个大大的赞。
初为人母的普通民警卢国婷看后也很动容。她说,这是一堂别开生面的教育课。如今她也慢慢开始体会女监人的艰辛和奉献,也感受到了对家人的亏欠。但是作为女监人,她责无旁贷。
监狱长孙久杰希望,通过这次活动把女子监狱“公正执法、爱岗敬业、争创一流”的精神传承下去,使民警素质有一个综合的提升,坚挺起再创女监辉煌的使命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