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平安播报 地市动态 见义勇为 反腐直击 政法综治 警方传真 平安创建 政法文化 公告发布 诉讼指南 信息公开
精彩专题 检察风云 法院天地 司法之窗 消防安全 交通安全 龙江律师 以案说法 护航龙江 图片精选 视频在线 最新稿件
   
站内检索    
骗子用的银行卡从哪来?警方揭秘灰色产业链
2016年05月25日 09:44:33  平安龙江网 【 字体:

 

  再分析一下原因

  三大因素导致冒用银行卡泛滥

  警方表示,此类案件能发展成一个产业链,首先和公民自身防范意识弱有关。一些边远地区的人员法律意识淡薄,由于身份证挂失成本较低,挂失、补办工本费仅20元到40元,于是他们将自己的身份证以60元到80元的价格出售,然后自己再去补办新证。

  其次,银行工作人员业务素质和防范意识有待提高。由于银行业务考核指标中有一项是发放银行卡的量,为片面追求绩效与业绩,柜面工作人员放松对办卡人员的把关,给犯罪分子可乘之机。

  最后,职能部门缺乏有效监管。“此案中,嫌疑人通过网络销售银行卡,购买者先以其他物品名义拍下,但嫌疑人实际寄出的则是冒名办理的银行卡。”民警介绍,嫌疑人还使用虚假身份信息注册网络账号,这需要相关部门监督、查处。

  我们需要注意些什么?

  切记,看管好自己的个人信息

  江苏省公安厅经侦总队相关负责人介绍,2015年以来江苏警方针对银行卡犯罪破案945起,抓获犯罪嫌疑人914人,挽回损失2100多万元。从查处的银行卡犯罪情况看,以恶意透支为主的信用卡诈骗仍为主要类型,同时伪卡盗刷的案件大幅上升,妨害信用卡管理案件高发。“封堵此类案件,除了警方加大打击力度外,广大市民也应加强防范,切勿泄露个人信息。”上述负责人说。

  首先,市民应妥善保管好自己的身份证、银行卡,依法合规使用银行卡,不得违法出售。“买卖银行卡行为同样涉嫌违法犯罪,一经查实,卖卡者同样会被追究责任。”

  其次,应妥善保管好个人信息,防止个人信息泄露而导致信用卡被盗刷或被人冒领银行卡。个人信息包括姓名、身份证号码、电话号码、家庭地址、电子邮件地址、个人职业信息等,不经意间泄露可能会造成严重后果。犯罪分子可能冒用被害人的身份办理信用卡、盗用账户或骗领信用卡,给被害人带来直接或间接的经济损失。

  最后,善用个人信用,根据个人能力消费,不得滥用信用恶意透支。使用信用卡恶意透支消费产生逾期记录,会出现负面的信用记录,将来会影响到个人申请银行贷款等业务。

首页  上一页  [1]  [2] 
作者:于英杰    来源:扬子晚报  编辑:齐雪莹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