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网2月24日讯(记者 佘雨桐)“面对有些百姓不理解自己为什么成为被告,您是怎么安抚解释的?”“就是谈呗!谈到他理解明白。”;“有些当事人怕自己吃亏,担心补偿款比别人少,您是怎么处理的?”“谈呗,谈到他们相信法律是公平公证的,既不会让他吃亏,也不会让别人占便宜。”;“看数据您一天最少要调解20起案件,您是怎么做到的?”“加班谈呗!”面对记者的询问,他总是以一句“谈呗”作为回答,好像在他那万物皆可“谈”,凡事皆可“解”。他就是哈尔滨市香坊区人民法院立案庭审判员冯玉堂。

冯玉堂,1966年出生,1994年考入香坊区人民法院,现任立案庭负责人。2018年,冯玉堂先后获得“全国法院办案标兵”、“全省审判业务专家”、“最美人民警察”、“市法院个人三等功”、“香坊区劳动模范”、“最美香坊人”等称号。21日,记者跟随他体验了法官的一天。
21日8时10分,记者来到冯玉堂办公室,他正在准备当日审理案件所需材料。据冯玉堂介绍,目前他正审理动迁安置补偿纠纷案件,该系列案件共有891件。年前经过不到一个月的努力,已经调解成功近700件,执结624件,624户动迁居民全部拿到补偿款。但是年前有部分居民尚未应诉,年后一直继续审理剩下的100多件,当天的审判任务为20件。

21日8时30分,记者跟随冯玉堂来到安设在动迁区域附近的临时法庭开始一天的审理工作。
“明明是H公司没给我回迁房,为什么我反而变成被告了?”李女士刚进入临时法庭就发问。
“现在是为了解决回迁房的问题,原告要给你补偿款,你要不要?”经过冯玉堂的安抚,李女士放松了紧张的神经。
“那过了这么多年,补偿款按什么算,每家都一样吗?”刚接受自己成为被告的李女士又急切地问。
“已经委托专业的评估单位,对每家都进行评估,你看你家一平米的价格是这个数,是不是挺高的?放心,法院是公平公证的,评估费也不需要你们出,原告都负责。”冯玉堂马上又给李女士吃了一颗“定心丸”。
就这样一来一往,经过40分钟的耐心调解,李女士同意解除动迁安置协议,双方当事人达成调解协议。
“放心吧,为了节省你们时间,签完调解协议就能一次性办理执行手续,过几天补偿款就直接转入你的银行账户了,你就在家等着就行。”执行法官指导李女士办理完执行手续后,冯玉堂安慰道。
21日12时,经过一上午的忙碌,之前预约的八件案子全部审理完,冯玉堂刚刚换下法袍准备回院里吃午饭,法官助理过来说一位本应该下午过来的被告张女士,打电话说脚受伤了来不了,冯玉堂立刻联系张女士,询问了住址,决定下午上门“开庭”。
21日13时,刚吃过午饭,记者就跟随冯玉堂一行人来到了张女士家里,经过耐心的调解与补偿款说明,张女士也与原告达成调解协议,并在执行干警的指导下顺利地办理了执行手续。
“真没想到你们能上门,我还在想办法的时候,你的电话就打过来了,说能
上门,这下太好了,我不用出门就办完事了,现在就等着收钱了,太感谢你们了。”张女士感谢地说。
从张女士家出来,冯玉堂一行人又立马赶回临时法庭继续审理剩下的案子。临时法庭进进出出的人很多,但走出来的人无不微笑地说:“真好,这么多年的问题终于解决了,感谢冯法官。真方便,只要来一次所有问题都能解决,感谢法院这么为我们着想。”
21日21时,送走了最后一位当事人,冯玉堂站起身对其他同事说:“我们离这批案件成功办结又近了一步,大家加油,明天我们继续。”
据记者了解,自12月28日接手这批案子以来,冯玉堂及同事基本上每天最早都要工作到晚上九十点钟才能下班。春节前的半个月,为了让当事人能在节前拿到补偿款,更是连续几个通宵没有休息。
下班路上,冯玉堂跟记者讲了很多过往,让记者印象最深的一句话就是:“我在法院工作这25年来,也有疲惫、迷茫、挫折的时候,但是每审结一个案件,看到当事人满意的笑容,我觉得一切的付出都得到了回报。作为人民法官,只为公平正义,别无他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