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勤学擅思,助力科技兴警。他——勇挑重担,在命案侦破的关键环节展露出过硬的业务本领。他——攻坚克难,自主设计DNA实验室。他——精益求精,助力疑难案件快速、精准侦破。他是路宽,现任鹤岗市公安局刑事技术支队民警。因法医DNA专业检验鉴定和创新科研业绩突出,被评选为全国第八批刑事技术青年人才库成员、黑龙江省刑事技术中级兼职教官。曾荣获个人二等功1次,三等功3次。发表国家级学术论文3篇,省级学术论文5篇。

路宽从事法医类检验鉴定工作18年,带领团队创建鹤岗市首家DNA检验鉴定学实验室,近三年来受理法医物证检验鉴定1928起,检材7997份,利用专业技术直接锁定犯罪嫌疑人76名,带破案件278起,无偿为群众办理落户口用DNA鉴定300余份,为落户群众节约鉴定费用100余万元。2017年,自主研发的刑事技术相关系统还获得了国家专利。
作为一线现场勘验人员,路宽责无旁贷地将优化刑事技术工作作为重要目标。同时作为一名兼职教官,更希望在助力一线办案人员、做优现场勘查的同时将科技兴警的思想贯彻到教学中,最大限度地发挥技术优势,强化办案和队伍建设保障。因此,建立一套快速全面采集案件现场的勘验技术和设备的想法不断在路宽的脑海中涌现,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和丰富整体架构。经过长年的刻苦钻研和不懈努力,历经无数次失败和挫折。最终于2017年,在克服了技术、资金、时间、身体等方方面面的困难后,经路宽自主研发的现场勘查系统获得国家专利。

2010年11月3日,鹤岗军分区送来由俄罗斯军方提供的两份相关物证材料,请求鹤岗市公安局刑事技术支队进行成分比对检验,面对如此重担,路宽同志毅然接受挑战,经过多次实验和反复比对,克服种种困难,最终得出了中俄双方均认可的确切结论。俄罗斯军方经过本国的实验室校对,也与我方检验结论一致。
2014年6月6日凌晨5时许,向阳公安分局刑警大队接到群众报案,在向阳区某超市门前发现一女子死亡。接到报案后,路宽同志立即带领团队2名法医赶赴现场开展检验鉴定工作。在熬了几个通宵后由于劳累过度免疫力低下引起急性鼻窦炎,导致面神经炎引发半部脸瘫痪,血压高压达到180,领导和同事们都劝他到医院去进行治疗。但他却依旧坚持在岗,仅靠服用降压药来维持,经过近几十个程序的反复实验,终于成功锁定嫌疑人。
2013年,在鹤岗市公安局党委的大力支持下,DNA实验室建设工作正式启动。建设之初,省内没有新型的净化DNA实验室可供借鉴,并且由于建设场地、气候、空气质量等方面的差别造成各地实验室在设计上有很大差异,而鹤岗市公安局实验室的改建又受房屋原有格局所限,增加了设计难度,设计图纸一时难以定稿。为了不耽误建设工期,按时完成实验室建设任务,路宽同志通宵达旦地学习、研究了大量的实验室建设方面的资料,经过与施工建设单位几十次的反复修改,最终确定了一套完整的建设方案。为确保实验室建设的进度和质量,他和工人们吃住在一起,全程监督指导工程建设工作。经过48天夜以继日的不懈努力,实验室终于全面完工并顺利通过了黑龙江省质量检验所权威机构的检测,实验室设计方案获得高度评价。实验室于2014年1月1日起正式运行,运行仅仅3天就为两起疑难案件的侦破提供重要证据和线索,发挥了重要作用。
2013年12月底,临近新年,工农区连续发生多起居民小区内停放的高档汽车被砸、车内贵重物品丢失的系列盗窃案件。虽然使用了很多侦查方法,但一直没有破案线索。2014年1月3日上午工农区某小区又发生了一辆丰田吉普车玻璃被砸、车内物品丢失的案件,该系列案件在社会上引起极大影响,由于现场遗留的线索很少,给案件侦破工作带来了难度。面对空前的压力和挑战,路宽同志带领两名同事立即展开工作,历经2个昼夜,克服种种技术难题,经过近二十个程序,终于成功锁定了犯罪嫌疑人。

胆大心细,善于让证据开口,坚韧无私,维护公平正义,这就是路宽。(任子君/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