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势汹汹的新冠疫情阴霾终于渐渐退去,希望和春天一起来了,它们穿云破雾,掀开这叫人喘不过气的沉重。
武大的樱花已开,哈尔滨的冰雪也在消融,复工复产正在有序进行。可我们却无法抑制声音里的颤抖,因为这份曙光来的太不容易,当疫情犹如利剑刺破平静的生活,当恐惧支配着每一个感官,同样是肉体凡胎的人民警察和医生,不由分说地站在了抗击疫情的最前线,用身躯填补裂痕,用生命守护住生命。
从春节到现在,两个月的夜以继日,1300多个小时的艰难与共,全省公安民警无休作战,雪花一样的请战书点燃了阻击战的烽烟……回望这两个月,作为省公安厅新媒体宣传民警,我见证并记录了全省公安队伍中的每一个舍生忘死,每一声誓言铮铮,每一次催人泪下……
疫情爆发时正值农历新年,人们看新闻的热度甚至超过了春晚,眼见着确诊人数呈喷发之势,疫情逐渐把所有人卷进搅动的车轮中,其中大部分人是被动的,但却有一些人,主动投身滚滚车轮。停休复岗的通知还未下发,很多战友便自发回到工作岗位。
过完年,爸妈试探着问我“你是不是要提前上班啊?”,正在编辑信息的我终于抬起了头,过年之前为了拍摄春运短视频,我与同事跟随绿皮火车往返22个小时,一路跟拍大兴安岭加格达奇至哈尔滨的列车乘警,回家的时间较晚,假期里又要每天在家里编发宣传信息。其实我知道很久没见到我的爸妈很想念我,很想和我说说话,但他们从不敢打扰我的工作。“现在这种情况,警察肯定要冲上去的”,我只能掩饰着愧疚。
也许当了警察都会这样吧,强烈的使命感总会在危险来临时催生出大无畏的牺牲情怀,当时我已做好了上一线的准备,所以赶在全城封路的前一天辗转回到了哈尔滨。遗憾的是我未能去疫情防控的第一线,但宣传工作阵地也需要有人坚守,所以连续两个月我几乎日日到岗,只有体会到战友冲锋疫情一线的无畏,才能为他们做好宣传和报道。我负责的工作是从早到晚持续发布黑龙江省公安厅官方微信公众号和官方天天快报号“龙警”的信息,平均每天编发信息近40条,内容涵盖了全省各级公安机关、民辅警的抗疫故事及疫情通报。2月11日晚,在疫情形势最为严峻的时候,齐齐哈尔传来了一个所有人最怕听到的噩耗——齐齐哈尔市公安局铁锋分局新工地派出所年仅32岁的副所长王春天,牺牲在抗疫一线。消息一出,满屏悲恸!第二天一早总队紧急组建采访小组,人民公安报驻黑龙江记者站站长冯锐带队,我们一行三人踏上了赴齐齐哈尔的采访之路。
2月的黑龙江白天最低温仍然达到零下十几度,一路上每到一个高速卡口,我们会接受体温检测,就会看到民警和医务人员在寒风中对过往车辆人员检测体温、登记核查……我看到他们冻得通红的脸颊,不用猜也知道疫情防控的工作有多繁重,想到王春天生前连续工作了20多天,不由得心生酸涩。
行程四个小时,抵达齐齐哈尔已是晚上,匆匆吃了口盒饭,我们便开始对王春天的战友进行采访,深夜十一点采访结束,连夜起草稿件,几乎通宵未睡。第二天我们早早出发,去送战友最后一程。
那天天幕低垂,大雪纷飞,寒风凛冽,不知是一夜未眠心脏不舒服的原因还是第一次见到战友的遗体导致,我感到无法呼吸,看着躺在灵柩里没有了生命的王春天,我第一次明白了浪漫的英雄主义从来不属于基层民警,更不属于他们的家人。春天妻子撕心裂肺的哭喊在我眼前越来越模糊,就连我举起的摄像机也在颤抖,我不忍但却不得不靠近她,不得不去感受她的痛苦,这是我一步步“看见”王春天的必由之路,让英雄的故事被人所了解,我们的脚步就必须踏遍他生前的足迹。
其实跟随王春天的同事在王春天生前管辖的片区巡逻拍摄视频时,我的手已经冻得僵红,但我没有理会,一刻也没叫停,我想用肉体的疼痛与战友的辛苦产生共鸣,去理解和体会王春天的坚韧和奉献……采访结束到回程整合信息,与影视中心的同事们一起剪辑视频、录制音频,又连续熬了好几个晚上,撰写出三篇新媒体稿件《春天的故事(上)》《春天的故事(下)》《王春天,用生命兑现春天的约定》,当稿件发布后,看到很多人留言说“看哭了”“向英雄致敬”“很感人”……我在心里默默地对战友春天说,很抱歉以这种方式认识你。
对春天妻子王晓宇的采访尤为让我记忆深刻,在与她的交流中,我看到了一位家境贫寒却自强不息,生活困苦却积极乐观,不向生活低头,不向命运抱怨,有担当、有孝心、有责任心的王春天,丈夫的离去有如生生从她的身上撕扯掉一半肉,我听她讲述春天是如何努力地让每个人幸福,如何热爱公安工作,他们的生活如何充满了希望……我感受到晓宇无处安放的痛苦,只能宽慰她如果无法调节自己,可以适当接受心理疏导。
有一天正在工作中的我意外地接到了晓宇的电话,她欲言又止,最后还是说出了能不能帮她联系心理援助的请求,晓宇说,她前一天添加了我的微信,可我由于工作太忙没有及时通过请求,想到她是怀着怎样无助的心情等待我,我便不由得自责起来,这个和我差不多大却失去一生挚爱的女孩太让人心疼。我们为晓宇联系到省警官学院心理咨询团队,为晓宇提供全面的心理疏导,她是英雄的家属,是战友的遗孀,采访是工作,照顾好她,是我们的责任。
在王春天牺牲的情绪中还未走出来,接二连三的噩耗从天而降,作为省厅新媒体小编,我被无以言表的难过压抑着,短短20天的时间,我连续编发了六名战友离去的消息。王春天、吴晋华、戴洪岩、王志伟、于占海、周明广,一个个鲜活的名字变成了增加的牺牲民警数字,一张张灿烂的笑脸变成了黑白照片上毫无血色的面孔……可疫情这个猛兽并没有吓倒我们,生命何其美好,谁人不怕死亡,但危险来临,总有人要站在前面,所有身着藏蓝的警察,不管是前方的、后方的,一线的、二线的,我们不约而同地选择擦掉眼泪,以牺牲的兄弟为指引,脚步更加坚定,意志更加坚不可摧,向死而生无问西东。
回忆这段时间,好像每一天都是令人压抑的阴霾天……疫情之下,过多的情绪波动似乎都是奢侈,但作为新媒体编辑,每天编发不同的信息,传递不同的感受,我生活里的天气和感受也就有了变化。怀着沉痛的心情编发牺牲战友的消息,记忆里的那天天空灰暗、云雾低垂;编辑群众为民警送来防护物资的信息,记忆里的天气总是洋溢着温暖;而在编写民警王志坚舍身救人的稿件时,天上的厚厚的云层好像正在散开……
看到黑河交警王志坚奋力救人的视频,我惊呼着用手堵住了嘴巴,顷刻间泪水流了下来,要知道在疫情如此严重的特殊时期,摘下口罩为他人做人工呼吸,就等于是把自己的生命暴露在危险之中,用一个生命去拯救另一个生命!王志坚的第一篇新闻稿件发出后,创造了微信公众号单日单篇阅读量近10万,点赞近2500个,留言上千条无法放出的热度,此后的连续报道关注度持续攀升,以王志坚为代表的龙江公安民警收获了全网口碑,那一刻我感觉到,我和我在一线抗击疫情的战友们荣辱与共,他们的荣誉,亦是我的骄傲。
忠诚无声,我愿为你们呐喊。每天我在网络一端敲击键盘、编发新闻,“龙警”新媒体不断推送出最新全省公安抗疫信息,及时将群众关心和战友关注的内容传递到网络上,很多信息被中央政法委、公安部、中国警察网转载。在工作强度最大的一个星期,我出现了心脏疼痛失眠焦虑的情况,口罩下大口喘着粗气,胸口疼痛难忍,那个时候我也想到过生死,但是看到一线战友的辛苦,看到太多太多的人为了抗击疫情在承担着超负荷的工作,我觉得这份权利不属于我,好在事后发现症状只是压力过大导致。细细数来疫情至今,仅微信公众号已编发信息已有700余条,两个平台合计有近1400条信息,在我手中流转的文字竟达到了近160万个,自己也被这组数字着实惊到了!这样的持续宣传下,阅读量、点赞量、传播率不断增加。但对我来说这些都不是我作为一个宣传民警工作的真正意义,如果一线民警是植物,宣传民警就该是光合作用,只有把一个个真实的警察故事讲出去,用警营正能量温暖人间,让战友流血流汗不流泪才是新媒体宣传汇聚流量的意义所在。
基辛格在《论中国》中说:“中国人总是被他们之中最勇敢的人保护得很好。”中华民族是苦难深重的民族,更是一个百折不挠的民族,每一次艰难险阻,总有人前赴后继力挽狂澜,而在今天,不管什么样的灾难,人民警察总是无法缺席的那一个“勇敢的人”。这场疫情必然会成为每一个亲历者人生中最难以磨灭的记忆,以一个参与者的身份,卷进疫情的车轮中,是我作为一名宣传民警最大的获得感,期待疫情过去,大地焕新颜,人间焕新装,英雄摘口罩,你我再相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