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时期,七台河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综治维稳各项措施稳步推进,全市社会大局保持稳定、社会治安形势持续向好、重点部位人群管控到位、基层基础工作不断夯实、平安创建成果逐步显现。2016年,七台河市桃山区获得“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县(区)”称号,并捧得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最高荣誉奖“长安杯”。2018年,七台河市在全省综治目标考评中被评为优秀地市,位列全省第四,受到省委、省政府表彰奖励,达到历史最好水平。
一、强化领导责任,切实加强组织保障市委、市政府把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暨平安建设领导责任制作为推进全市转型发展的主要任务,纳入党政领导班子业绩考核和评价范围,成立由市委书记、市长担任“双组长”的市委平安七台河建设领导小组,层层签订责任书。全市各级党委、政府牢固树立责任意识,按照《关于健全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领导责任制规定》要求,进一步明确各级党政领导主要负责同志是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第一责任人,分管负责同志是直接责任人,领导班子其他成员承担分管工作范围内的责任。
二、强化依法严惩,全面推进扫黑除恶七台河市委市政府坚持把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作为重大政治任务,多次召开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议和领导小组会议推动工作开展。全市各级党委、政府主要领导“既挂帅又出征”,统领工作部署落实。市委始终把宣传发动群众贯穿专项斗争始终,全市共报道有关扫黑除恶稿件526篇次,设置各类宣传标语10100个,向居民群众发放“明白卡”等资料70余万份。各级各部门共制定“行管部门线索、乱象领导签字背书”“三级三色督办”等90余项工作制度,不断深化专项斗争。各级政法机关、纪检监察机关全力做好线索核查、“打伞破网”“打财断血”等重点工作,战果数据不断提升。截至目前,全市共打掉涉黑涉恶犯罪团伙25个,破获各类案件1221起,抓获违法犯罪人员331人,查扣涉案资产13.54亿元。各级纪委监委打伞追责共涉及105人。
三、强化源头治理,维护社会大局稳定全市各级、各部门深入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建立大调解工作机制,扩大专业性调委会覆盖面,增强矛盾化解实效,推进人民调解参与信访矛盾化解工作,开展了人民调解“七进”活动,成功调解纠纷396件,调解成功率达96%。加大领导干部接访频次,推进重大事项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工作。深入开展网格化巡逻和“白天见警察,晚上见警灯”等巡防活动。加强对安全生产、道路交通、消防及危爆物品的监管,严防发生群死群伤等重特大事故。严格落实社区矫正“双八”制度,GPS手机定位率达87%以上,全市社矫人员无脱管漏管。全面开展吸毒人员大排查及脱失吸毒人员查控工作,社区禁毒康复人员管控率达97.6%,实现吸毒人员肇事肇祸案事件“零发生”。不断完善应急处置预案,建立“扁平化”应急指挥体系,开展经常性实战演练,确保发生重大突发事件时能够有效妥善处置。
四、强化综合治理,夯实平安建设根基进一步加强各级综治中心建设,不断夯实基层治理基础。全市4个县区、41个乡镇(街道)、215个村(社区)综治中心全部挂牌运行,市、县(区)、乡镇(街道)、村(社区)四级综治信息平台全部实现互联互通,市、县(区)、乡镇(街道或社区)综治视联网全部实现与中央和省联网。“雪亮工程”国家重点支持城市项目建设稳步推进,搭建完成主平台、三级视频监控中心平台,完成59个重点单位联网整合,安装前端摄像机3591个。网格化服务管理不断深化,全市共划分1249个社区网格,全面配齐配强网格长和网格管理员,统筹做好基础信息采集、民意收集、隐患巡查、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公共服务代办、社会治安协防、法制宣传教育、困难群体帮助等工作。不断开展“平安校园”“平安医院”“平安市场”“平安铁路”“平安村屯”等系列平安创建活动,市级平安单位、社区、村比率分别达93%、96%、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