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李娜解决供用热力合同纠纷案件在中央电视台播出,她成了农场百姓心中的“智多星”,谁有法律难题都去找她。“我们这的很多人都管她叫娜姐。”
“娜姐是我首先叫的。”另一住户老崔说起了缘由。2018年11月9日,嘉荫农场下起了雪。老崔发现家里的下水道堵了,就找楼上住户“理论”,一时心情激动,没谈上几句话,就吵了起来,随后和老伴到法庭去起诉楼上邻居。李娜接待了老崔夫妻,了解了情况后,就前往小区现场踏查和走访,将一至四层楼的住户召集到一起,并邀请居委会主任参与调解,各方达成了协议,随即大家出钱、出力,一同忙活起来,下水道当天就恢复了使用。马上办、当天结,老崔心里暖暖的,脱口而出:“娜姐办事,靠谱!”
扎根法庭十七载
李娜大学毕业后就在嘉荫法庭工作,从书记员做起,一干就是17年。17年里她共辅助法官办理案件1500余件。2015年,她通过了国家司法考试,2021年经遴选走上了法官岗位。
嘉荫法庭管辖区域地理位置偏僻,气候寒冷,人口稀少,仅有一条公路与外界相通。李娜曾有机会走出大山到北京发展,却坚持留在家乡法庭。她说,正如当初毕业没有选择大城市而是回到家乡一样,她钟爱这个职业,心怀这块热土。
垦区群众福祉的守护人
有一起调解结案的民间借贷案件,在外地打工的被告刘某按调解协议规定的时间,委托母亲将8000元钱送交法庭。办理完家事纠纷,李娜又敲响了同住这个小区的原告张大妈家房门,给她送去这笔10余年的欠款。
农场法官李娜就是这样用脚步丈量司法为民的距离,守护着垦区人民的福祉。今年8月,李娜在黑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作先进事迹报告时说:“在最基层、最偏远、最艰苦的边境法庭工作,有艰辛,也有充盈。能第一时间感知老百姓的司法需求,以一己之力让辖区群众打官司不求人,于我是幸运的,也是最骄傲、最欣慰、最富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