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之间,法徽闪耀...29年前,他身着法袍、手握法槌,开启维护公平正义的征程;29年后,他心中那团火从未熄灭,恪守着最初的誓言。几十年如一日的坚守,几十年如一日的执着,用平凡书写着伟大。他就是齐齐哈尔市昂昂溪区人民法院水师营人民法庭庭长——姜洪斌。
扎根基层,做法庭建设的“带头人”
为积极构建和谐的基层司法环境,姜洪斌不忘初心,不断探索基层审判方式方法。在法庭设立人民调解工作窗口,指导当事人在诉前进行调解,探索人民调解、行政调解与司法调解的衔接与配合;总结“大调解”工作经验,加大诉前调解的力度和适用范围,畅通对接渠道,充分发挥法庭“便民”优势,节约诉讼资源,妥善化解社会矛盾,切实解决群众“急难盼”的法律难题。2016年,他带领的昂昂溪区人民法院榆树屯人民法庭被最高人民法院评为“全国法院先进集体”。
柔情司法,做人民群众的“暖心人”
“法官,求求你们了,赶紧帮我把羊要回来吧。”八十多岁的老人走进法庭寻求帮助。老人家里有两个智障儿子和一个智障孙子,全家唯一的指望就是这18只羊。可是略有智障的大儿子趁老人出门将这18只羊以低于市场价格一半的价格卖给了他人。姜洪斌立即开展调解工作,在法理中渗透着情理,经过多次释法明理,双方同意退钱返还羊。姜洪斌审理的大多都是这些看似鸡毛蒜皮的“小事”,但却都是关乎老百姓切身利益的“大事”,他常说:“群众利益无小事,咱认的就是这个理”。
奋勇向前,做疫情防控的“细心人”
“防疫也是一场战斗,冲锋号吹响了,作为党员必须冲在最前面!”在2020年初疫情防控最困难的时期,面对严峻形势和前所未有的挑战,姜洪斌冲锋上前,他亲自开车装卸、运输检测所需物资,在组装隔离墩时,他因腰伤无法蹲下就跪在地上组装。在水师镇组织全民核酸检测时,他带领组员连续奋战4天完成1100人的核酸检测工作任务。在水师镇的大街小巷,每天都有法庭警车和姜庭长的身影,一车一人就是宣传队,姜洪斌被亲切地称为水师营镇防疫宣传的“大喇叭”、核酸检测点里的“大忙人”。因疫情防控工作突出,在中国长安网、中央政法委长安剑主办的“平安之星”网络宣传活动中被评为2月月度“平安英雄”。
姜洪斌同志始终秉承着这样的家国情怀,危难时刻,不忘初心,以实际行动践行着对党对国家的忠诚誓言,映射出的是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是法院人人民至上的情怀,更映射出每一位中国人顽强拼搏、勠力同心的伟大抗疫精神。用挺拔的身躯扛起疫情防控一线的重担,书写防控前线平凡又伟大的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