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为充分发挥政法领导干部在全省政法系统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中的示范带动作用,更快推动党的二十大精神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为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黑龙江、法治黑龙江汇聚更多智慧与力量,更有力推动龙江政法工作高质量发展,“平安龙江建设”公众号特开设“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政法领导干部谈”专栏,分享省委政法委、省直政法单位和各市(地)委政法委领导干部的学习成果,以供交流学习。
坚持以党的二十大精神旗帜为指引
聚焦司法为民开启人民法院工作新征程
省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罗振宇
党的二十大是在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次大会,也是一次高举旗帜、凝聚力量、团结奋进的大会。习近平总书记所作的报告,给人以信仰感召、方向指引、进取力量、胜利信心,是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党的二十大报告百余次提及“人民”二字,从“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到“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再到“始终同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字里行间满含着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真挚的为民情怀。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关系党执政兴国,关系人民幸福安康,关系党和国家长治久安。”五年来,在省委坚强领导下,全省法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坚持法治为了人民、依靠人民、造福人民,攻坚克难、勇毅前行,努力把习近平总书记“不负人民”的不变初心转化为公平正义的司法担当,努力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转化为司法为民的生动实践。
一、始终坚持党的领导,坚定站稳人民立场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党和国家事业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使党始终成为风雨来袭时全体人民最可靠的主心骨。党的十九大以来的五年,是极不寻常、极不平凡的五年,龙江振兴发展也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全省法院始终坚持党的领导,把人民立场作为根本政治立场,推动各项事业闯关夺隘、破浪前行。
夯实为党和人民事业不懈奋斗的思想基础。扎实开展“两学一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史学习教育,深入开展“政治大轮训”,坚持“抓党建、带队建、促审判”总体思路,自上而下建成红色党建大厅、党员活动室279个,总面积17000㎡,打造“党旗红·法徽红”党建融合品牌,引导干警坚决捍卫“两个确立”、做到“两个维护”。
坚决打赢扫黑除恶这场人民战争。采取异地管辖、院长负责、院庭长主办、集中宣判等超常规举措,探索运用线上与线下、本地与外地、法庭与羁押场所“三结合”的审理方式,日夜奋战,强力攻坚,依法严惩黑恶犯罪和“保护伞”犯罪,扫黑除恶深入民心、深得民心。
坚持人民至上维护疫情防控大局。坚决响应党中央和省委号令,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组织1万多名干警下沉社区一线,迅速出台服务保障企业应对疫情等13条指导意见,依法从严快判涉疫犯罪。疫情期间,大力推行网上办案,受理网上立案36万件,确保疫情期间司法服务的大门始终向群众敞开。
严肃队伍教育整顿回应群众新期待。全省法院近1.7万名干警全员参加,自下而上统筹推进两批教育整顿,对违纪违法问题线索逐案核查,通过大排查、大起底、大整治,解决一大批顽瘴痼疾,严肃查处违纪违法问题,着力打造一支党和人民可信赖的法院队伍。
二、始终坚持奋进担当,实现人民美好生活向往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为民造福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五年来,全省法院时刻紧跟党中央、省委决策部署,特别是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的“幸福龙江”建设要求,采取有力司法举措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坚决维护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严厉打击暴力、盗抢、责任事故、网络诈骗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犯罪,开展打击整治养老诈骗专项行动,让群众获得切切实实的安全感。
助力人民高品质生活。精准服务“六稳”“六保”,妥善化解劳动劳务争议,助力复工复产、稳定就业。聚焦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加力办理企业破产清算、重整案件,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推动知识产权“三合一”改革,服务创新驱动发展。建立省金融司法协同中心,推动金融案件立案、审判、执行一站式快速解决,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牢牢兜住民生发展底线。
倾力保障民生权益。准确适用《民法典》,妥善审理婚姻家庭、教育医疗、交通事故、物业供暖等民生案件,用心用情提供民生司法保障。实现全省中基层法院少年法庭设置全覆盖,数千名法官出任全省中小学法治副校长,呵护未成年人成长,用法治之光照亮人民幸福生活。
着力打造健康宜居环境。深化环资审判体制改革,建成5个司法生态修复基地。设立五大连池、北极等5个旅游人民法庭。准确适用《黑土地保护法》,开展打击盗采泥炭黑土专项整治百日行动,守牢粮食安全,端稳人民“饭碗”。
打破行政争议“主客场”。连续14年报送“行政审判白皮书”,哈尔滨等四市行政诉讼案件由所在地铁路运输法院集中管辖,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率连续四年保持100%,破解了“民告官不见官”难题。
三、始终坚持司法为民,努力提升人民司法满意度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紧紧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坚持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并强调要“着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2019年省法院在省人大会上作出“努力让老百姓在全省法院打官司不求人”承诺以来,全省法院在立案、审判、执行、信访各个环节采取有效措施,努力让老百姓打官司不用求人,不必求人。根据第三方评估意见,当事人对“打官司不求人”工作满意率为95.18%。在全省推出20个“打官司不求人”示范法院,公开授牌挂牌,接受社会监督。
推进“立案不求人”。全省法院坚持有案必立,有诉必理,统一拆除立案接待窗口玻璃隔档,推进面对面、无障碍沟通。大力推行网上立案、跨域立案,配备自助立案一体机,最大限度方便群众立案诉讼。坚持把非诉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大力推进“一站式”建设。在最高法院一站式建设质效评估中,连续两年跻身全国第一方阵。
推进“审判不求人”。探索建立繁简分流工作模式,组建各类审判执行团队2000余个,并以“案件质量提升年”活动为载体,推动案件提质增效,各类案件审理期限大幅缩短。在全国率先研发法官办案监督信息平台、当事人评价系统,实时公示法官办案绩效、信访投诉等情况,当事人可根据满意度进行评价,倒逼司法质效提升。
推进“执行不求人”。连续5年开展“雷霆行动”,央视两次对我省打击“老赖”的做法专题报道。我省“基本解决执行难”按期达标,正在向切实解决执行难迈进。历时15年、涉案近27亿元的华风国际商城“烂尾楼”由省法院执行结案,社会各界给予高度评价。
推进“信访不求人”。着力健全信访制度,对上访诉求及时交办、督办、转办,限时办结销号。创新工作方法,推行网上信访、远程接访,努力让上访人在家解决问题。着力开展治理涉诉重复信访、化解信访积案专项行动,案访比由2017年的1501:1提高至2021年的2764:1。
四、始终坚持公正廉洁,守护人民身边的公平正义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公正司法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并强调要“规范司法权力运行”“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五年来,全省法院把公正作为司法工作的生命线,把廉洁作为维护司法公正的底线,创新监管理念、手段、方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公平正义的新要求新期待。
深化司法改革。实行司法人员分类管理,考试考核遴选产生5000余名员额法官。建立“谁审理、谁裁判、谁负责”的办案责任制,健全“四类案件”监管机制,压实落细院庭长办案和监管双重职责。大力推进法院机构改革,将农垦、林区和伊春、大兴安岭林区55个基层法院整合为22个,撤销33个基层法院和68个派出法庭,司法资源配置更加科学、司法质效明显提升。
坚持“一体化”管理。强力推进三级法院管理的一体化、规范化、标准化,从司法大数据管理系统提取16项核心指标,对全省法院、全体法官进行排名通报,提升办案效能。统一编撰《龙法之治·黑龙江法院管理制度》,包含各类制度150项,统一配备“刷脸”考勤机,自主研发“法院考勤管理系统”“工作写实系统”,每人每日工作、考勤情况一目了然,干警工作专注度大幅提升。
推进能力作风建设。开展三轮“解放思想、振兴发展”研讨并“回头看”,全体干警全员参加研讨,撰写1.3万篇研讨文章并汇编成册。创建对办案优异法官颁发“喜报”、绩效在前法院颁发“流动红旗”、对20个“重点帮助法院”定向帮助等制度机制。评选出“学习型法院”20个、“学习型干警”200名、全省审判业务专家100名,推动队伍整体能力和水平提升。
强化党风廉政建设。省法院连续5年召开全省法院警示教育大会,点名道姓通报反面典型案例,筑牢干警拒腐防变思想防线。围绕司法办案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开展审务督察、司法巡查,整治群众身边微腐败。强化“一把手”和领导班子监督,推动从严治党向中级、基层法院延伸。重新组建省法官惩戒委员会,深入落实防止干预司法“三个规定”,把审判纪律挺在前面。大力弘扬英模精神,对受到国家级表彰的先进集体和个人进行全方位宣传。
五、始终坚持文化创新,推动法治文化深入民心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增强文化自信,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五年来,全省法院大力弘扬忠诚为民、崇法尚德、公正廉洁、刚正不阿、改革创新的新时代人民法院文化,把文化建设作为增强人民法治信仰的基础工作,不断引领社会法治风尚。
文化载体丰富多样。50多个法院建成了自己的院史馆。省法院建成“司法之光”文化长廊、“宪法墙”和“廉洁文化墙”,省法院图书馆成为省图书馆法律分馆,全省法院普遍建立图书馆(室),总面积14000㎡,文化阵地全面铺开。搭建“龙法讲坛”“法官论坛”等学习交流平台,开展“万名干警读百本书”等活动,围绕庆祝建党百年等重大主题举办书画展览、文艺汇演、体育比赛,组织全省法院评选推介文化建设特色项目,向百姓展现法院干警涵养法治的文化底蕴和昂扬姿态。
文化品牌光彩绽放。深耕文化沃土,厚结文化硕果,形成了“大法官办案”“黑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微信公众号等一批叫得响的龙江法院文化特色品牌。“黑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微信公众号传播力连续位居全国第一,获评中央政法委“四个一百”优秀政法新媒体,法院文化在群众中的辐射力和影响力不断增强。
文化作品广泛传播。深入挖掘丰富法治文化资源,组织干警创作文化作品,省法院微电影《我是法官》、MV《法官誓言》在全国法院评选中获奖,牡丹江中院参与摄制的电影《金桂兰》作为新中国成立70周年献礼影片参加第九届北京国际电影节,佳木斯中院微电影《冬雪暖阳》获“第七届亚洲微电影艺术节”优秀作品奖,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满足不同群体的法治文化需求。
普法文化走在前列。深入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省法院提出“让人民群众一次走进法院,树立一辈子的法治信仰”的“公众开放日”理念。全省法院共举办“公众开放日”1.8万多期,80多万名社会各界人士走进法院感受法治力量。省法院被授予“全国法治宣传教育基地”、全国“七五”普法中期先进集体、全省普法教育暨法治文化建设示范单位称号。
党的二十大吹响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冲锋号角,全省法院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龙江人民的幸福为己任,努力在司法工作中传递司法温度、彰显法治力量,不断谱写新时代人民法院工作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