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家属回忆一针毙命
在门诊五楼走廊处,记者找到了李钊。当日,是他陪同父亲前来就诊的。
据李钊回忆,因为父亲臀部长了一个东西,感觉不舒服,今年2月,来到安达市医院就诊。经检查,医生告诉李文,他的臀部长了一个瘤,需要做手术。
3月1日,李文在家人的陪同下,来到医院做各项术前的检查,检查后,医生告诉他,各项检查结果都符合做手术的标准。
就这样,李文的手术时间初步定于3月3日,医生嘱咐李文,手术当天不能进食、饮水,并且要早些来到医院,因为手术前要先输液。
3日7时许,李文在3名家属的陪同下,来到安达市医院。医护人员准备给李文注射头孢类药物,并事先为其做了皮试,未发现他有过敏反应。随即,医护人员将吊瓶挂起,将针头扎进李文的血管。
李钊告诉记者,输液不到一分钟的时候,他看到父亲脸色发灰,嘴唇不停地抖动,父亲声音颤抖地说道:“快拔针,我要不行了。”李钊立即喊护士,要求护士前来拔针。
据李钊讲,当时护士赶到病房后,并没有立即拔针,而是询问李文有什么反应,就在护士对李文进行询问时,李钊跑出去喊医生,当李钊再次回到病房时,他发现父亲的身体严重抽搐,随即医护人员对李文进行了一系列的抢救。抢救时,李文口鼻处开始流血,经过40分钟的抢救,医生告知李文的家属,病人不行了。
8时许,李文停止了心跳。李钊说,父亲从来到医院静点,到抢救无效死亡,一共不到一个小时的时间,“太快了,人没的太快了。”
四个疑点指向院方李钊表示,父亲去世的当天上午,医院没有一位负责人出面对此进行解释,他们拨打院长及副院长的手机,却一直处于关机状态。
李钊说:“下午院方来了几个人,到病房看了看尸体,没说什么就走了,一直到晚上,他们说要私了。”
据死者家属讲,事发后,该院叶大庆院长曾来到医院,与院方其他几个负责人研究如何解决此事,但研究了几个小时,也没有结果。
随后,李钊将李文在该院的住院病历、临时医嘱单及死亡记录等资料的复印件拿给记者看,在李文的死亡记录单上,清楚地写有“死亡诊断:药物过敏,休克喉头水肿窒息”,在临时医嘱单上,记者看到,死者当天静点的共有两种液体,分别是0.9%的生理盐水和一种叫“施坦欣”的药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