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4 “停驶”公车如何处理?
车辆及牌照不向社会拍卖
蒋力歌说,不论是公车本身还是随车牌照,都不会向社会拍卖,这也是北京版公车改革方案与中央版方案最大的区别之一。
在本次改革中,4.5万辆公车的流向主要有4种渠道
A淘汰排污较高车辆
淘汰一批达不到相应环保标准的车辆,比如黄标车,或其他排放污染较高的车辆。
B封存车辆优先补充执法部门
将封存车辆优先补充执法部门用于增加或补充执法车辆。蒋力歌说,公车里有很大一部分是一线执勤执法车,属于超期服役状态。根据公里数和年限已经到了要淘汰的标准了,“取消的公车里比较新的、车况比较好的车,完全可以补充用作执勤车辆”。
C建立多单位共享“用车平台”
建立由几个单位共享的过渡性“用车平台”,即选择一批车况不错的公车组成车队,由几个委办局“共享”,目前的一些调研、检查工作通常会涉及多个政府部门,这些原本归属某一个单位的公车便会被改为多部门“共享”用车。
D停驶公车部分进入“更新池”
在改革中被停驶的大部分公车都会被暂时封存,进入全市统一的公车“更新池”——当未来市、区部门提出公车更新要求并被批准后,就可以从这个“更新池”里提车。
□分析
车改建立“用车平台”可解决司机安置问题
被称为“国内车改第一人”的公车问题专家叶青认为,北京市不拍卖公车,同时建立由几个单位共享的过渡性“用车平台”的车改举措,更接近于一种过渡性措施,后续可能还会进行调整。
对于北京市所采取的公车不拍卖建立共享“用车平台”的做法,叶青认为,这一做法可能在执行几年后进行后续调整,有可能最终通过拍卖等方式取消一般公务用车,只保留必要的专业技术用车和一线执法执勤岗位车辆等。
叶青还分析称:“个人认为,如果将公车拍卖,背后涉及的公车司机安置问题难以在短期内解决。让大量的公车司机在短期内全部实现转岗不太现实,那么建立共享‘用车平台’的做法,就可以解决不少司机的安置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