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8月1日,理财一周报刊发了《全球不干胶巨头被曝在华贿赂地方官员获警方合同》一文后,8月3日,该公司美国总部就此事向本报发来了一份声明。声明称,艾利丹尼森美国总部发言人DavidFrail承认,该公司发现了少数员工的可疑行动,在经过调查后随即向美国证交会和司法部报告了这些违法行为。
8月3日,理财一周报记者从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以下简称“美国证交会”)官方网站了解到,2004年至今,艾利丹尼森中国公司安全反光膜部门(以下简称“反光膜部门”)通过聘用无锡市的公安部交通管理科学研究所(以下简称“无锡研究所”)前工作人员获得两项巨额订单,并通过行贿该研究所四位官员寻求与企业的合作项目。
美国证交会披露行贿细节
7月28日,美国证交会公布了一份有关这家不干胶巨头行贿中国政府官员一事的行政诉讼档案文件。文件长6页,美国证交会接受了艾利丹尼森公司20万美元的巨额罚款建议,并要求该公司立刻停止在中国及其他地区的行贿行为。
这份编号为“3-13564”的行政诉讼档案的第3页,有艾利丹尼森中国公司安全反光膜部门行贿中国政府官员的记录。据悉,艾利丹尼森中国公司通过其反光膜部门在中国经销一种反光材料,这种反光材料通常用于印刷、道路标准和紧急车辆的标志。在中国,凡是使用这类反光材料的道路产品,必须经过政府机构部门的认证。
而位于中国江苏省无锡市的公安部交通管理科学研究所,就是这样的一个政府机构部门,它负责制定有关项目、起草产品和项目技术的规格标准,以及测试项目试点。
2004年年初,反光膜部门试图通过无锡研究所中心获得企业合同订单。作为回报,在2004年1月,其中国公司销售经理与该研究所四位政府官员会面,并为每人购买了一双鞋子,总价值约为500美元。
2004年5月,艾利丹尼森中国公司聘请了无锡研究所的一位前工作人员,担任该公司反光膜部门的销售经理。当时,该工作人员的妻子也在无锡研究所工作,并负责艾利丹尼森公司一直想要拿下的两个项目:一个是该公司之前未中标的“数字车牌”项目,另一个则是有关“警车新标志”的试点开发项目。
2004年8月,艾利丹尼森中国公司通过无锡研究所获得两项政府合同,其中包括为国内两大省会总计1.54万辆警车安装新的警车图形。当时,反光膜部门的销售经理故意提高了这批产品的销售价格,并准备将这些差价以“咨询费”的名义返给无锡研究所。据悉,这两项合同的总销售额约在67.75万美元,其中,中国公司将从中获益约36.4万美元。然而,就在这一行贿行为即将发生时,艾利丹尼森亚太区公司发现了这一回扣计划,并阻止了公司的行贿举动。数字显示,当时中国公司想要贿赂无锡研究所的金额数目原本计划为4.1万美元,或者是总销售额的6%。
中国公司承认数次行贿无锡研究所
8月4日(周二),艾利丹尼森公司亚太区传讯部经理卢凯欣接受理财一周报记者采访时承认,其中国公司为了获得订单,的确以巨额资金向中国的相关政府部门行贿,并得到了利润丰厚的警车合同。随后,该公司美国总部就此事向本报发来了一份致媒体的公开声明。声明中,艾利丹尼森美国总部发言人DavidFrail承认,该公司发现了少数员工的可疑行动,在经过调查后随即向美国证交会和司法部报告了这些违法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