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平安播报 地市动态 见义勇为 反腐直击 政法综治 警方传真 平安创建 政法文化 公告发布 诉讼指南 信息公开
精彩专题 检察风云 法院天地 司法之窗 消防安全 交通安全 龙江律师 以案说法 护航龙江 图片精选 视频在线 最新稿件
   
站内检索    
黑龙江严打非法集资案件
2009年04月30日 13:52:41  平安龙江网 【 字体:

  东北网4月28日讯(记者 杨尚峰) 28日,记者从黑龙江省政府新闻发布会上获悉,2008年省公安厅在全省范围内部署开展了为期两年的打击“两非”专项行动。2008年共破获非法集资案件69起,同比上升56.82%,抓获非法集资犯罪嫌疑人142人,同比上升273.7%,挽回经济损失1.4亿元。

  据黑龙江省处置非法集资联席会议办公室新闻发言人杨洪君介绍,当前黑龙江省非法集资案件涉及行业、地区逐步扩大,涉案金额也越来越大,且花样不断翻新,隐蔽性和欺骗性越来越强。不少非法集资网络在从省外甚至境外向黑龙江省渗透进行作案,像内蒙古万里大造林、安徽亳州兴邦科技等震惊全国的非法集资案件黑龙江省受害人群和受损金额都很大。

  从涉案类别看,非法吸收公众存款、集资诈骗、传销、非法经营证券和擅自发行股票5类案件占非法集资犯罪的绝大比重。全省15个市地均有非法集资案件发生,其中,哈尔滨、齐齐哈尔、大庆、牡丹江等大中城市占发案总量的80%以上。涉及金融、房地产、种植、养殖、保健品、环保、高科技等多个领域。从受害群体看,非法集资对象涉及社会各个层面,其中以下岗职工、离退休人员和中老年女性为主。受害群众个体损失少则数千,多则几万、几十万甚至上百万。

  杨洪君介绍,犯罪分子多以编织各种名目和光环,以高额回报、共同致富为诱饵、骗取群众参与其所谓的“投资”。多以合法身份为掩护,犯罪隐蔽性强。为给犯罪活动披上合法外衣,犯罪分子在非法集资过程中往往成立公司,以貌似合法的经营活动掩盖其非法目的。一些公司采取在豪华写字楼租赁办公地点,聘请名人做广告、办理公证、担保等方法,骗取群众的信任。为吸引更多的群众参与非法集资,不法分子往往通过各种手段,极力骗取各种光环和名誉。通过这些光环使其非法活动披上合法的外衣,极大增强犯罪活动的隐蔽性和欺骗性。

  非法集资通常作案周期较长,犯罪行为暴露晚。与其他经济犯罪案件相比,此类案件一般都经历宣传造势、募集资金、还本付息、最后崩盘等环节,少则一年半载,多则几年,作案周期普遍较长。由于犯罪分子在案发前基本能按时支付利息,直到最后崩盘不能按时返利,才会有群众报案,因此发现此类犯罪的难度较大。

  非法集资组织结构严密,犯罪日趋职业化。犯罪成员多是具有非法集资、传销等违法犯罪的前科劣迹人员,从预谋犯罪到设立公司、招募人员到具体逐步实施犯罪,都是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涉案公司、企业内部都有着严密的组织分工,首犯大多隐藏在幕后操纵,犯罪各个环节采取单线联系,一个环节事发主要涉案人员即四处逃窜。随着非法集资活动的发展蔓延,一些地方逐渐出现专职从事集资活动的“金融掮客”具体策划实施,并从中谋取暴利。

  据了解,黑龙江省于2007年11月26日成立了全省处置非法集资工作联席会议,先后组织召开了两次全省处置非法集资联席会议,协调查处了一批非法集资案件,开展了系列宣传教育活动。截至2008年6月末,全省统一的处置非法集资联席会议机制已经全面启动,标志着黑龙江省防范和打击非法集资的合力正在逐步形成。

作者:杨尚峰    来源:东北网  编辑:雷蕾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