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秀山请客送礼成风 母猪下崽也摆酒席
|
|
这个副食店老板看着一大摞请帖发愁。
张洪庆家的请帖有一尺多高。
“我们实在吃不消了!很多人都想搬家了!”日前,秀山县溶溪镇一位居民向本报反映,当地多数家庭一个月“过事务”要送脱三四千元(当地人把婚丧嫁娶人情往来称为“过事务”)。而有的人则变着花样、巧立名目“过事务”敛财。
礼尚往来,本是人之常情。以民风淳朴著称的秀山县,“过事务”传统民俗为何演变成赤裸裸的物质交易和经济负担?本报记者进行了深入调查。
江苏买了房
摆起流水席
12桌酒席摆了4轮,客人称“房子影子都没看到,鬼才晓得是真是假”
秀山是一个土、苗、汉族聚集的地方,当地人婚丧嫁娶、生男育女等“过事务”的方式,是千百年来沿袭下来的传统民俗。然而,从上世纪90年代末开始至今,“过事务”在当地却演化成一场“公害”。4月18日到4月22日,本报记者赴秀山县调查采访。
4月21日(农历3月26日)一大早,秀山县溶溪镇居民就听到鞭炮声此起彼伏。这一天,小小的溶溪街上就有六家人“过事务”。
当地习俗一日两餐,下午3时到5时吃晚饭。下午3时许,溶溪后街的罗卫家人来人往、宾客盈门,这是罗卫家为“新居庆典”“过事务”。之前,溶溪镇及附近数百户居民接到罗卫下的请帖,上写“兹定于公元2009年4月21日在溶溪后街家中为(江苏南通新居)举行新居庆典……”
4时许,记者手持大红请柬来到罗卫家。之前,一位无钱送礼的洪姓居民把请柬转让给记者。在礼金记录处送上100元礼金后,记者被带到宴席厅等候开席。
作者:张少科 来源:中新网 编辑:雷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