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为了守护斑马线的尊严,兰州一位白发苍苍的古稀老人,在其所住小区门前的斑马线上,手持砖块,不到4小时内怒砸14辆闯红灯的违章车。
老人这种“以暴治暴”维护交通秩序的过激行为,一经披露便掀起了轩然大波,让兰州这个地处偏僻内陆的省会城市再一次成为世人关注的焦点。
用砖头向违章车开炮
7月9日晚,兰州市金港城小区门前的主干道上车水马龙,一派繁华景象。
当晚17时,一位头发花白的古稀老人开始了自己“蓄谋已久”的砸车计划。只见他手拿砖头站在斑马线的一端,只要出现看见斑马线不减速、闯红灯的违章车辆,即手起砖落,砸向该车。老人用砖头砸车一直持续到22时,有警察赶来才住手。
当时围观的群众很多,看到老人的行为,多数人都拍手称赞,高喊:“砸得好!”老人说:“围观的人有同我一起砸的,也有给我找石头、递水的,最后我砸的车大概有14辆。”
就在砸车地点不远处的一个红绿灯杆子上,贴着老人自创的一条很具个性的标语:“保卫生命线,守护斑马线,向闯线汽车开炮!”
老人所选择的“开炮”方式就是用砖头砸车。“砸车是无奈之举,不合法,所以我只砸车身,不砸车窗,就是怕伤了车里人。”老人说,被砸的14辆车中,只有一辆侧面玻璃被不小心砸碎,一辆车后灯被敲碎,其余都砸在车身。
据目击者称,大多数违章车辆被砸后都及时溜走,其中有一辆灰色轿车被砸中车身后,停靠在了路边,群众立即上前质问司机为什么闯红灯,司机表示没看见红灯,本想计较被砸事件的他,看到群众情绪激愤,不久便离开了现场。
据介绍,老人选择砸车是源于一场交通事故。2008年元旦,就在这条斑马线上,老人亲眼目睹了一位老太太被当场撞死。于是,热心公益事业的他反复向有关部门反映。今年初,这一斑马线上终于安装了手动红绿灯,但过往车辆却视而不见,导致伤人事件时有发生。
今天7月的一天,老人在当地媒体上看到了一篇报道:“今年前6个月,有6人死于11起斑马线事故中,相比去年同期增加了5人。”看到这则消息后,老人决定在小区门前斑马线上,专砸闯红灯的违章车辆,给无德司机一个教训,同时期望引起轰动效应,让政府、社会关注斑马线安全问题。
记者了解到,截至目前,警方尚未追究砸车老人的责任,被砸车辆的车主们也没有找老人要求赔偿。
监管缺位下无奈之选
“古稀老人怒砸闯红灯车辆”事件一经网络传播,立刻引起了网民热议,各大论坛的相关评论铺天盖地。
热议中,一些专家学者透过砸车现象,开始对引发这种过激行为的社会根源进行反思和剖析。甘肃省心理咨询师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莫兴邦认为,就事件本身而言,老人的行为有浓厚的现实色彩。目前,部分司机违背职业道德,无视国家相关交通法规,置广大行人的生命安全于不顾的现象,具有相当的普遍性。
甘肃德合律师事务所主任、高级律师孙赓认为,这种现象的发生,最重要的因素或者根源在于执法机关执法不力,监管不到位。孙赓说,在合法权利得不到公权力有效保障的情况下,以违法抗制违法,进行私力救济是违法行为的部分受害者或者对违法行为不满的某些人群无可奈何的选择。
甘肃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郑本法认为,从表面上看,此事是汽车司机不遵守交通规则,不顾及信号灯警示,威胁了包括老人在内的行人的安全所致,实际上反映了城市交通安全管理方面的软、硬件缺失。硬件方面,如设置监管城市交通安全管理的警察或安装电子眼设备;软件方面,如培育城市交通安全管理道德观念和强化城市交通安全管理法规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