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东北网8月6日讯 悄然之间,安装“卫星锅”就被一些还未安装数字电视的居民家庭提上了“议事日程”。随着合肥全市范围内模拟信号的关停,许多市民都在考虑是否要在自家阳台装个“卫星电视接收设备”,也就是俗称的“锅”。
卖“卫星锅”的店家生意红火起来,“一次投资,终身受益”引得市民纷至沓来。“卫星锅”为何会在一夜之间热销市场,气势汹汹地争抢数字电视“蛋糕”?“乱象”的背后折射出数字电视正遭遇着怎样的信任危机?
“卫星锅”风悄然刮起 模拟信号被停
家里模拟信号被关停,只剩五六个频道后,住在合肥二环外一小区的许先生家里就装上了“卫星锅”,“数字电视好不好我不知道,反正用‘锅’更省钱。”他细算了这样一笔账:以前模拟信号月使用费15元,一年180元,数字电视的月使用费24元,一年下来就要288元,而安装个“卫星锅”也就不到200元,还能看很多年。
市区内某小区的刘女士家里已经开通了数字电视,但近期还打算装个“锅”,原因就是第二台机顶盒的价格比较高,刘女士说:“现在,老百姓家里一般都是两台电视,虽然首台机顶盒是免费的,可是购买第二台的话,普通型498元,互动型720元,高清数字的要1998元,两台电视的,还要多交月使用费3元,不如装个‘锅’,也能看不少台。”
除了逃避数字电视收费而私自装“锅“的市民外,不看电视或者在网络上看电视的“非电视一族”也在增多。杨女士是一家写字楼的白领,“现在网上的东西很丰富,随意性也大,比每天在电视机前面等候方便多了。”
随着社会竞争的日趋激烈、网络的普及以及人们生活方式的转变,现在的年轻人能安安静静守候在电视机旁的越来越少,以前家家户户看电视的景象如今正在改变。有人选择在网络上获取信息,而有些抱着“省钱”目的的市民,冲着店家所宣称的“一劳永逸”,便打起了装“卫星锅”的算盘。一时间,卖卫星电视接收设备的店家生意红火了起来,在合肥的城隍庙、安徽大市场以及二环外很多居民小区附近,有很多小家电、五金类店铺在违法销售“卫星锅”。据经济开发区某小区旁的一个店家讲,他每天都能售出十来台“卫星锅”,来咨询的人和电话更是不断。
数字电视推广应规范操作
数字电视的听证会已开过,各方的意见也“倾听”不少,可现在数字电视还是以一种“霸道”的姿态在实施推广。
在无法认同一种商品价格和服务的情况下,消费者理应可以有其他的选择,而在电视行业领域,由于广电部门的垄断,消费者除了乖乖接受“数字化”改造似乎没有其他路可选。于是,在模拟信号全面关停,6套节目明显不能满足需求的时候,“装锅”才在一夜之间热销起来,成为一些不愿为数字电视“买单”的市民的“其他选择”。
专家表示,防止“装锅”乱象的继续蔓延一方面要靠广大市民道德法律意识的提高和监管部门的严格管理,另一方面还是希望有关部门能够正视这种不正常现象,多接受市民的呼声,以市场化运营模式提升服务质量。数字电视性价比高了,“卫星锅”等非法产品自然也就无人问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