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闹得满城风雨的“艾滋女”闫德利公布客户电话事件终于有了新的进展,当事人闫德利经三度检测终还清白。此前,“闫德利”声称公布“性接触者号码”只是为了报复男人,而随后记者拔打了电话才发现电话中有女性。另外,“闫德利”之前说公布“接触者”是为了报复男人,之后又改口说寻夫。这一系列说白明显前后矛盾,而这些把戏在闫德利本人出现时终于被揭穿了。闫德利本人已向当地公安部门报案,称一切“故事”纯属编造。看来这回网友们又被涮了一把,那么炒作“艾滋女事件”背后到底藏着什么秘密?
类似案件还有前一阵闹的沸沸扬扬的“贾君鹏,你妈妈喊你回家吃饭”事件,在诸多社会学家、心理专家剖析了贾君鹏事件背后的种种社会心理后,网友们才发现自己被网络推手“涮”了一把,事实上并无“贾君鹏”其人,这个虚拟人物只是一家游戏公司为推出新游戏所做的网络炒作。网络推手之所以能如此肆无忌惮,就是利用了网络监管德漏洞。毕竟网络还未实名制,正是抱有侥幸不被发现的心理,和掌握了网民易被煽动的好奇心理,“贾君鹏”、“艾滋女”等等事件才能被一再成功策划。而且即便事后被识破,策划者、传播者的目的也已经达到。
时至今日,“艾滋女事件”已由一起恶作剧上升为刑事案件。《刑法》上有非常明确地规定:故意捏造或者散布虚构的事实,足以贬损他人的人格,破坏他人名誉,造成严重情节的,需要承担刑事责任。但警方破案依然存在难度,虽然通过IP地址可以追索到作案人,但那些被无辜牵连的279人,他们的名誉损失该如何弥补。
网络实名制已经提出很多年,中国的三亿多网民一直不愿答应。如今网民一次次被涮,甚至被无端被指为“嫖客”,实名制能替我们挡上这一刀么?如果网络推手的恶意炒作继续肆无忌惮,如果我们的媒体再一次不能“明辨是非”,谁知道下一个“被艾滋”的人会不会是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