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平安播报 地市动态 见义勇为 反腐直击 政法综治 警方传真 平安创建 政法文化 公告发布 诉讼指南 信息公开
精彩专题 检察风云 法院天地 司法之窗 消防安全 交通安全 龙江律师 以案说法 护航龙江 图片精选 视频在线 最新稿件
   
站内检索    
荣誉无价——记黑龙江军区边防某团蒙古族士官邰忠利
2009年12月10日 10:45:46  平安龙江网 【 字体:

  东北网12月10日讯 题:荣誉无价——追记黑龙江省军区边防某团蒙古族优秀士官邰忠利

  傅强 薛清波 任旭 杜善国 李能

  23岁,正是花一样的青春年华,本该在都市的霓虹灯下享受生活。可如今,邰忠利却长眠在了东北边陲,永远地守护在了巍巍边防线。

  时隔两个多月,记者们数次走进他日夜守护的边防线,翻看他留下的遗物,那厚厚的一摞奖章证书格外引人注目:入伍仅三年零八个月时间,他就取得了10多本获奖证书、2枚优秀士兵奖章、1枚三等军功章……这一串串沉甸甸的荣誉,既是他在军营奋发的见证,更记录了他——一名普通的当代革命军人,在荣誉的引领下一路前行的坚实足迹。

  因为羡慕哥哥的喜报、叔叔的军功章,邰忠利义无反顾选择了军营

  从小对荣誉的单纯渴望,成为他拼搏的动力源

  “长大了我也要像哥哥一样,戴上金灿灿的军功章。”从13岁开始,这个梦想就一直在邰忠利心里生根发芽。

  1998年8月,堂哥邰忠义考上军校,一家人在内蒙古海拉尔火车站为他送行。看着堂哥帅气的军装,邰忠利心里羡慕极了。后来,看着堂哥邮回来的立功喜报和获奖证书,邰忠利想戴军功章的想法更加强烈了。

  从那以后,堂哥成了他学习的偶像,当兵成了邰忠利的第一志愿。2004年10月底,年仅17岁的邰忠利就偷偷拿着户口本,到巴彦托海镇武装部应征报名。结果体检虽然全部合格,他却因为年龄不够而“名落孙山”。

  没过多久,父亲邰文贵带着他外出打工,到南辉公社辉道队的草原干扎网围栏。干活时,需要4个人同时抬起七八十斤重的铁墩子,落下时一起松手,稍有不慎就会把虎口震裂。冰天雪地的,每天从早晨干到太阳落山才回去。

  这样的生活,苦和累可想而知,可邰忠利却过得有滋有味,因为每天可以听孙宝音叔叔讲军旅故事。孙宝音是和他们一起打工的工友,是上个世纪70年代的老炮兵。在部队是有名的训练尖子,军体比赛次次得奖,年年被评为“五好战士”。孙宝音立过一次功,不管走到哪里,他都随身带着那枚军功章。每次摸着孙叔叔金灿灿的军功章,听着精彩的军旅故事,邰忠利都格外兴奋。

  2005年12月初,邰忠利终于实现了梦想,穿上梦寐以求的绿军装,当兵来到了黑龙江省军区边防某团。到连队的第一件事,是参观连史馆。看着琳琅满目的锦旗、奖状和奖章,特别是闻名全军的“北大荒精神”、“珍宝岛精神”、“铁人精神”、“大兴安岭精神”,邰忠利热血沸腾、激情澎湃。连史馆内,36年如一日扎根边防的老军医高连启、被军区授予“高寒区种菜能手”荣誉称号的连队生产员韩松、勇救落水群众而牺牲的战士游德生等英雄事迹,深深震撼着邰忠利的心灵。当天晚上,他在日记中写道:我要向他们学习,在边防建功立业,做保护人民的英雄!

  刚到部队不久,新兵连组织理论考核。由于汉语基础薄弱,不少少数民族战士的理论学习成绩普遍偏低,邰忠利的成绩也不理想。一些战友无意中开玩笑:“少数民族真是少数,连成绩都是少数。”这些玩笑话却深深地刺痛了邰忠利,从小就倔强的他发了狠,下决心一定要跨过理论学习这道坎。三个月后,新兵下连不久,团队组织“学理论、当精兵、作贡献”主题朗诵比赛,他作为唯一的新兵参加了连队的三人代表队。邰忠利在比赛中一鸣惊人,他们取得了全团第二名的好成绩。捧回来到部队后的第一张奖状,看着身边战友羡慕的眼神,当天晚上他激动得半宿没睡着觉。

  从这以后,邰忠利的干劲儿更足了。他给自己制订了“周有进步、月有提高”的训练目标,5公里越野别人徒步他背两个沙袋跑,射击瞄准训练别人挂一个矿泉水瓶他挂两块砖头。靠着这股子劲儿,邰忠利训练成绩直线上升。

  入伍不到4年,邰忠利取得大大小小荣誉20多项,第一年被评为优秀士兵,第二年当上班长,第三年成为团十名“古驿精兵”之一,先后被团、省军区评为“学习成才标兵”、“班长标兵”、“军事训练标兵”、“优秀共青团员”、“优秀士官标兵”。

[1]  [2]  下一页  尾页
作者:傅强 薛清波 任旭 杜善国 李能    来源:东北网  编辑:所双雨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