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平安播报 地市动态 见义勇为 反腐直击 政法综治 警方传真 平安创建 政法文化 公告发布 诉讼指南 信息公开
精彩专题 检察风云 法院天地 司法之窗 消防安全 交通安全 龙江律师 以案说法 护航龙江 图片精选 视频在线 最新稿件
   
站内检索    
警方回应查扣46公斤黄金案:按规定赔偿384万
2015年02月03日 11:10:54  平安龙江网 【 字体:

  近日一则“吉林商人46公斤黄金被没收”的新闻引发关注。吉林省吉林市下辖桦甸市商人于润龙,因涉嫌非法经营,46公斤黄金遭吉林市公安局没收。法院审理期间因国家法律法规变更,于润龙从有罪到无罪,案件多次改判。此后,于润龙多年讨要黄金未果。

  连日来,吉林市公安局对这起案件的执法办案过程、涉及的法律法规再次进行了梳理。警方介绍,2002年9月21日,桦甸市人于润龙携带所承包金矿自产黄金和从他处收购的黄金共46384克,前往深圳进行交易。在吉林市被警方查获,所携带黄金全部被扣押。同日,于润龙被吉林市公安局刑事拘留。

  “于润龙案之所以反复,从有罪到无罪,4次被审判,是因为在于润龙案审查期间,相关部门对国务院政策改变的理解不同而引起。”吉林市公安局法制支队支队长王友朋说。

  王友朋所说的“政策改变”,指的是2003年2月27日,《国务院关于取消第二批行政审批项目和改变一批行政审批项目管理方式的决定》(国务院国发﹝2003﹞5号文件)发布,取消了有关黄金管理的四项行政审批项目,即黄金收购许可、黄金制品生产、加工、批发业务审批、黄金供应审批、黄金制品零售业务核准。

  2004年4月29日,吉林市丰满区人民法院判处于润龙犯非法经营罪,免于刑事处罚。对此,于润龙上诉至吉林市中级人民法院。

  在2005年7月22日的二审判决中,吉林市中级人民法院认定:原审判决认定事实清楚,审判程序合法,但定性不准,适用法律错误。上诉人于润龙收售黄金的行为发生在2002年8—9月间,即国务院国发﹝2003﹞5号文件发布前,按照当时的法律,构成非法经营罪。但在一审法院审理时,国务院发布了国发﹝2003﹞5号文件,取消了中国人民银行关于黄金管理的收售许可审批,导致刑法第225条第一项所依据的行政法规——《中华人民共和国金银管理条例》发生了变化,其行为按照现在的法律,不符合非法经营罪的构成要件,其行为不构成非法经营罪。

  于是,于润龙被判无罪。随后,于润龙走上了长期索要被扣押的黄金之路。

[1]  [2]  下一页  尾页
作者:    来源:中新网  编辑:郑通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