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生活报4月8日讯 王喆告诉记者,3月21日他在微信朋友圈看到好友转发的一条信息,说一位哈市网友想转让一张健身房的健身卡。该网友称,这张卡是3月15日新办的,目前只使用了2次,有效期截止到今年6月14日。原价1500元,转让价只要800元。听说价钱这么便宜,王喆当即联系了这位网友,在微信中对方介绍说这家健身房的环境不错,只是因为他要调去韩国工作,不得已只能低价转让健身卡。随后,王喆还特意去健身房咨询了一下,的确如卖家所说,这里的季卡原价要1500元。
“我觉得很划算,相当于打了5折,所以我当天下午就联系了卖家,决定要买这张卡。”王喆说,买完卡后,3月25日他来到健身房打算使用这张卡时,却被健身房的工作人员告知卡是伪造的,不能使用。王喆立即在微信上联系了卖家,结果发现自己已经被对方给拉黑了。
警方提醒:利用网络平台购买类似卡券时,不能只听信卖家的一面之词,应该先与相关商家进行联系并确认。
网购骗术揭秘
1.“消费者保障金”诈骗哈市张女士网购吸尘器,“客服”称由于是货到付款,骗走500元“消费者保障金”。
警方支招:遇到客服发来以买家需交消费者保障金等要求付款的链接,先咨询网站官方客服。2.“钓鱼邮件”诈骗
哈市赵女士网购充值时收到邮件,提醒充值失败并附带链接。赵女士点击链接输入账户与密码,重复充值步骤。结果卡里2000余元被转走。
警方支招:市民网购时应注意观察,在支付宝、淘宝发送的邮件中,发件人地址一定以ali- pay.com和taobao.com结尾。3.“无货退款”诈骗
哈市李先生被“卖家”告知商品断货,需办理退款。点击对方发来的链接后发现账户无法登陆,幸好李先生账号内没有存钱,并未造成损失。
警方支招:无论是付款还是退款,买家坚决不要从他人提供的网址链接进入操作。4.“假网店”诈骗
哈市张女士在一次跨国购物中遇到“假网店”,付款后对方编造各种理由,故意拖延发货导致自动打款。
警方支招:网购应选择正规平台,并注意跟踪“查看物流”,保留聊天证据以做申诉。5.“秒杀商品”诈骗
哈市程女士在手机上看到某网站正在搞“秒杀”促销,点击链接进入购物页面,输入密码付款后发现,自己的银行卡被盗刷1900多元。
警方支招:不要轻信陌生“购物”链接,应选择正规交易平台网购。6.“只能转账”诈骗
有些骗子找各种理由要求买家不使用支付宝或正规支付方式,直接汇款到对方账户。买家付款后,就被“卖家”拉黑。
警方支招:坚决使用正规付款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