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公开三大平台建成 信息化助力阳光司法
|
|
原标题:信息化助力阳光司法
登录“资中法院”网站、点击“网上诉讼服务中心”、填写立案申请、提交电子诉讼材料……四川律师王浩宇只花了几分钟时间,便在网上完成了一起民事诉讼立案申请。
2013年底,全国法院司法公开工作推进会召开,首次提出建设司法公开三大平台。不到两年时间,中国审判流程信息公开网、中国裁判文书网、中国执行信息公开网均已建成运行。
“互联网+”法院,不仅带来司法公开的革命性变化,还使诉讼服务、案件管理大为优化,诠释了以信息化促进审判体系和能力现代化。
服务点对点
案件进度短信告知,裁判文书上网可查
“您好,我是法院执行局,您申请强制执行青岛某商贸公司拖欠贷款一案,法院于昨日调查了该公司的银行账户及名下车辆登记情况,发现有一笔款项刚存入其账户,现该笔存款已被依法冻结。”
到青岛市法院申请过强制执行的申请人都会收到类似的短信,通过执行案件管理系统,从执行法官阅卷、送达到结案的每一个步骤都会通过短信告知申请执行人,实现了执行权力行使的全公开。
过去,当事人打官司,案件进展到什么程度,得托人打听;现在案件全部节点信息,都能从网上查到,在北京等地,还能用手机APP接收案件流程信息推送。
自2014年1月1日起,全国各级法院生效裁判文书陆续在中国裁判文书网公布。目前,已有3491家法院上传裁判文书,公布裁判文书833万份。中国裁判文书网总访问量达到2.38亿人次,这是目前全球最大的裁判文书网。2014年,人民法院工作人员违纪违法举报中心网开通,实现全国四级法院联运。
“正义不仅要实现,还要以看得见的方式实现。”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周强强调。
作者: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编辑:郑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