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浦东三甲港海滨乐园自称‘全上海最大的水上乐园’,可其一万多平方米的人工露天游泳池至今未取得经营许可证。”浦东唐镇的胡先生近日致电本报夏令热线,对游泳池安全表示担忧,同时对职能部门眼睁睁看着园方无证经营却无动于衷,深表不满。
游泳专业技术性强、危险性大、安全保障要求高。国家已于2013年将其列为首批高危险性体育项目。对外经营的游泳场所,必须持有“高危险性体育项目经营许可证”。三甲港海滨乐园是否属于无证经营?职能部门到底是何说法?记者为此进行了调查。
无发票无验证无消毒
7月30日上午,记者来到三甲港海滨乐园。乐园广场进口处的小木屋除了收停车费外,还销售门票。工作人员给了记者80元一张的门票,记者索要发票,对方一指身后:到正门口外售票处去拿。但对方仅给记者一张收据,上面除了金额、时间、经办人姓氏外,其余都是空白。
乐园正门口大幅《游客须知》显示,游客要凭当年上海市游泳体检合格证和当日入场票才能进入。没有体检合格证的记者手持门票照样畅通无阻进入园内。记者停留观察,发现检票人员全都只查门票,有的连头也不抬一下。记者事后又联系乐园官网实时联线人员,一位叫“三甲港小玲”的表示:不强制办理的。
市游泳协会表示,按照程序,泳客进入泳池前还要经过消毒池,进行足部消毒,可现场根本没有。带小孩一起前来游泳、嬉水的张先生一家对此抱怨:先前游泳体检尽管有走形式的,至少还是个必须走的流程;他们却连形式都懒得走。万一有皮肤病患者混入泳池,影响他人健康怎么办?
救生员身份不明数量不足
三面木质长廊围起来的一万多平方米游泳池是海滨乐园最主要的经营场地。虽然不是双休日,池内仍有近百位泳客嬉水、畅游。记者发现浅水区域的池水有些发绿。
根据相关标准,水面面积在250平方米以下的人工游泳池,至少配备2名固定救生员;250平方米以上的,按每增加250平方米及以内,增加1人的比例配备固定救生员,至少设有1名流动救生员,且应着统一、醒目、便于识别的服装。记者与木质长廊上一位正卧在躺椅上的人员闲聊,他称自己就是救生员。顺着他的指点,记者注意到现场至多只有两三名救生员,不过全都赤裸上身,躺在椅子上,视线也不投向游泳池内,让人难以分辨其真实身份,对其救援能力有点不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