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东北网1月19日讯 这年头,骗子到处是,骗局到处有,稍不小心就落入到别人的陷阱。
一众人群中,车主由于拥有汽车,更是骗子青睐的对象。而人们在日常生活的消费行为也会成为骗子的目标,骗子的想象力与执行力有更多的发挥空间,让人防不胜防。虽说骗子往往只骗钱,不伤人,但金钱不会从天而降,都是辛辛苦苦挣来的,被骗走心里总会难受。春节要到了,要更警惕骗子的陷阱。
电话短信成为诈骗主要工具
日前,车主周先生接到某银行官方号码拨来的电话,称其车贷逾期,请尽快处理,否则将影响征信,更严重时会直接扣车。
周先生也摸不准自己是否有准时还车贷,对方称,可以不将不良记录登记在案,但需要私底下疏通领导,讨要费用,让周先生哭笑不得。
元旦期间,车主李先生在外地旅游,接到一个自称是公安工作人员的电话。电话先是求证信息,问某某车牌号码的车是不是李先生的车辆,还准确说出车辆型号和车架号。对方称,该车在某某地方撞到一辆自行车逃逸,问是否李先生本人所为。李先生说明正自驾旅游。对方听后,直接将电话挂掉。去年底,车主李先生还收到一条短信称,其女朋友驾车出车祸,送往医院急救,请速打钱。
“电话短信已经成为诈骗的主要工具了,一天收到几个诈骗信息是常事,一些骗子还掌握了车的详细资料,很难辨清真伪,带来不少困扰。”车主李先生感慨说道。
网络APP充值转账多猫腻
网络骗局更多。日前,由于事忙,无暇年审。李女士在互联网上搜索找可以帮忙代办的黄牛,随便通过微信联系一个人。在自称每天代办年审超过10单的黄牛要求下,李女士转账代办费300元。李女士还比较庆幸,因为这一费用比市面上的500元要低许多。但随后,李女士发现收到钱款后对方将她拉黑再也联系不上。300元打了水漂。
去年初,车主马女士耗费360元办一张20次洗车卡。半年时间后,马女士再次去洗车,却发现洗车店人去楼空。致电对方,对方称已经将业务转给另外一家洗车店。但新的洗车店距离遥远,跑一趟洗车油费开销不少。
目前,有不少APP专门充当中介,能将车租给有需要的人。租车人用低价租到汽车,车主则可以将闲置的汽车利用起来。但是,骗子蜂拥而至。用抵押金成功拿到汽车,转手将车卖出去,类似事情,2015年常有发生。
停车谨防假保安指挥停车索要费用
停车也得打醒精神。
车主颜女士报料,某天开车到医院给小孩看眼睛,抵达医院门口,发现有一位穿着工作服的保安指挥停车。
停完车后,保安向颜女士预先收取30元停车费,称16元一小时,多退少补。等颜女士出来以后,发现车辆被贴罚单。原来,该工作人员不是真的咪表工作人员,停靠车位也非咪表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