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资中人民法院依法对徐林进行宣判(内江市中级人民法院供图)
2015年7月30日,资中县水南镇大石桥村,34岁的徐林在家中将父亲徐锡厚杀害,随后投案自首。血案之后,村民诧异:为人孝顺、待人热情的徐林怎么酿成如此大错。但对于徐锡厚的为人,村民们心里都有一杆秤。“所以我们联名向法院写信,希望法院能对徐林轻判。“一位村民说。
4月15日,内江市中级人民法院作出一审判决,徐林犯故意杀人罪,判处有期徒刑十四年,剥夺政治权利3 年。法院认为,徐林持刀砍杀父亲致其死亡,其行为已构成故意杀人罪。鉴于徐林犯罪后主动报警投案具有自首情节,并取得姑姑、母亲和弟弟的谅解,加之被害人长期辱骂徐林及家人,在起因上有一定的过错,依法可从轻处罚。
情感淡泊
20年父子只见面两次
3月31日,徐林案一审开庭后,华西城市读本记者曾到资中县水南镇大石桥村探访,追寻这场家庭悲剧背后的纠葛。
今年34岁的徐林是家中老大,弟弟徐靖比他小4岁,兄弟俩至今未结婚,母亲林秀君因小儿麻痹症自小双腿残疾,不能干重活。徐锡厚一直在新疆打工,直到1986年初、徐林3岁时,徐锡厚才回家见徐林第一面。此后,徐锡厚直到徐林20岁那年才再次回家。在此期间,林秀君孤身一人去了三四次新疆。“小时候,两个儿子都晓得爸爸在新疆打工,但多年没见到人,和父亲没什么感情。”林秀君说。
“他回来前几年,徐林初中毕业后,打算出去打工。”林秀君的记忆里,徐林20岁那年第一次写信给父亲徐锡厚,希望能在新疆找一份工作,但徐锡厚的回答是“找不到”。无奈之下,徐林只好随姨父去西安学电工。
也就在那年,徐锡厚回到资中,再也没出去过,而两个儿子都先后外出打工。
在徐林看来,父亲刚回家时,认为此前在外打工很辛苦,回家应该享受了,只要稍有不顺,便和家人吵架。“曾经和父亲沟通过多次,但最终还是无功而返,只好放弃。”此后,徐林每次回家时都不怎么说话,因为没办法与父亲沟通,父子俩关系一直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