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者:青冈县委常委、政法委书记 韩佳栋
当前,党中央提出供给侧调整的新要求,做为上层建筑的政法机关服务于经济基础,简政放权、公正司法也是供给侧调整的题中应有之意。新经济新常态下,作为国家强制机器、“刀把子”要为党和政府提供执政保障,做为天平和利剑要为群众提供公平正义的法治服务。因此,面对扑面而来的供给侧调整,政法机关也不是局外人,政法工作也要进行供给侧调整改革。
政法机关面临新形势和新挑战。经济社会行为日新月异。当前,正值经济社会重要转型换档期,各种经济行为、社会现象、法律关系、阶层矛盾不断涌现。网络经济兴起,O2O、众筹、网贷等网络金融行为活跃,金融安全面临新的压力;微信、微博等自媒体显现,网络传谣、电信诈骗等安全风险激增;冰毒等新型毒品浸染特殊人群,网上招嫖、赌博等新式“黄赌毒”行为兴起;合作社、家庭农场、网店等新型经营主体风起云涌,司法调整主客体发生重大变化;土地确权登记和经营权流转等导致新型物权法律关系产生;经济下行压力增大,房地产业持续低迷,相关领域坏帐风险加大;城市建设及新农村建设力度不断加大,征地拆迁领域扩大,各方利益碰撞、博弈的风险加大;法轮功等国内外敌对反动势力的和平演变与政治攻击蠢蠢欲动,国家安全面临新威胁,等等。公民有了新期盼。人民群众法治观念不断增强,用法律手段维护自身权益的意识日益浓厚。同时,随着法制环境的进一步改善,司法服务经济发展的本质迫切需要政法机关提供低成本、高效率的法制服务,让普通群众的官司打得起、打得快,为群众减负,实现法治惠民,为经济发展社会进步提供公平正义的新动能,从而成为社会的消火栓和减压阀。党和政府的要求更高。文明执法、严格执法与公正司法的高度统一成为政法工作新目标。为此,要实现社会治理向社会善治转变,把群众路线贯穿社会治理全过程;实现单兵种作战向信息共享的转变,强化大数据应用;侦察破案从循迹追踪向精准发力转变,提高打击犯罪的精准度;治安防控从人力密集向科技集约转变,提高技术含量;诉讼审判从闭门造车到网上办案转变,打破神秘,以公开促公正;风险防控从被动响应向主动预防转变,超前工作,防患于未然。历史积淀问题亟待破解。队伍建设、基础建设方面的欠帐不同程度存在,制约政法工作发展。受机构编制限制,干警队伍普遍老化,新陈代谢缓慢,知识陈旧,专业素养不高;体制机制不新,制约干警工作积极性和政法事业发展;部分历史包袱尚存,物防技防基础薄弱,科技信息短板尚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