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平安播报 地市动态 见义勇为 反腐直击 政法综治 警方传真 平安创建 政法文化 公告发布 诉讼指南 信息公开
精彩专题 检察风云 法院天地 司法之窗 消防安全 交通安全 龙江律师 以案说法 护航龙江 图片精选 视频在线 最新稿件
   
站内检索    
综述:平安伊春人人参与 平安成果人人共享
2016年08月05日 11:01:27  平安龙江网 【 字体:

  平安伊春人人参与平安成果人人共享

  ——全市综治暨“平安伊春”建设综述

  每一个时间的节点,都是对历史的深情回眸,在回望中,我们为历史的风云、岁月的音容,留下鲜活的见证。

  人们至今仍清楚的记得,2013年10月,伊春市委、市政府召开了高规格的“平安伊春”建设表彰大会,庆祝当年我市连续三届、12年荣获“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地市”称号,拿到了全国综治暨平安建设的最高荣誉,龙江首个长安杯。我市的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了从“平安”走向“长安”的历史性跨越。

  “立志在坚不在锐成功在久不在速”。平安创建只有起点,没有终点。时至今日,我市的平安建设工作不仅没有丝毫松懈,而且在不断探索中进一步深化。几年来,全市没有发生危害国家安全案(事)件、没有发生影响社会稳定重大问题、没有发生严重危害公共安全案(事)件。公众安全感调查结果显示,我市公众安全感逐年提升,由2013年的93.84%上升到今年上半年的97.63%;平安建设知晓率从86.98%上升到今年上半年的98.81%;公众对政法队伍整体满意度达到95.36%,比2013年增长3.52个百分点。

  高指数的公众安全感来源于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逐年上升的公众满意率,印证了我市平安建设工作不断前行的坚实步履。一份实实在在的“成绩单”筑牢着平安根基,维护着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让伊春120万人民群众感受公平正义,共享平安幸福。

  【理念提升】

  注重源头治理,全力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没有平安,何谈稳定,没有平安,更无幸福。几年来,各级政法机关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着力完善源头治理、动态管理、应急处置和依法治理机制,切实抓好防范、教育、稳控和社会矛盾化解等各方面工作,有效维护了社会大局稳定。各级党委、政府把开展社会稳定风险评估,作为统筹发展与稳定关系的重要结合点,作为超前防范化解风险的重要手段,引入到所有重大决策领域。探索建立了“风险评估先行、防范化解联动、建设与调解并进、发展与稳定统筹”的工作模式。效果立竿见影,仅2015年全年全市就评估重大决策39项。积极推动社会矛盾纳入法治轨道解决,在全市确定12个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化解社会矛盾试点单位。全市两级法院建立社会矛盾导入法律程序平台,一审民商事案件调撤率达56.32%。146起未结涉法涉诉信访案件息访38起,导入法律程序解决68起,确认终结程序40起。通过有效化解一批跨地区、跨部门影响社会稳定、社会治安和公共安全的基础性、源头性、根本性的老大难问题,进一步夯实社会治理和平安建设的基础,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满意。

  【民安为重】

  强化公共安全管控,把平安送到千家万户。

  几年来,全市各级政法机关深入实施“1352工程”,按照平安建设“立体化治安防控、法治化治理、网格化责任”三大体系建设的要求,积极开展平安系列创建活动,着力解决影响群众安全感的治安热点、难点问题,全市上下呈现出“平安建设人人有责、平安伊春人人共享”的浓厚氛围。2015年,全市共排查各类危爆物品、寄递物流安全隐患124处。严厉打击经济犯罪,依法侦办金融领域诈骗案、破坏金融管理秩序案、扰乱市场秩序案、侵财案、危害税收征管案、破坏市场经济秩序犯罪案等案件49件。全年破获刑事案件801起,抓获在逃人员123名;检察机关共批捕刑事案件226件290人,起诉刑事案件687件889人,批捕起诉准确率达100%;审判机关全年受理刑事案件831件,结案775件,全年生效判决734件,判处有罪人犯960人,结案率达93.26%。公安机关全年受理治安案件2490起,查处2490起、结案2475起,查处率100%、结案率99.4%。积极开展开展了创建“未成年人零犯罪”社区、村屯、学校活动,嘉荫县坚持“四抓”,组织连续五年实现未成年人“零”犯罪,受到中央领导的肯定。“平安社区”、“平安乡镇”、“平安交通”、“平安校园”、“平安家庭”、“平安医院”、“平安景区”、“平安市场”等基层平安创建活动如火如荼,一个积小安为大安、以基层平安保全市平安的格局正在形成。

  【普遍共识】

  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社区自治改革成效显著。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群众利益无小事是各级党委、政府的普遍共识。在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治理的过程中,市委、市政府把深化社区居民自治作为突破口,强调政府行政理念重铸和群众自治理念再造,变过去的“替民做主”为“让民做主”。明确社区居民代表会议全面参与、议决涉民事项的主体地位,实现低保、医保、就业等涉民事务,由原来居委会拍板定事、相关部门审批,转变为由居民代表会议民主决策,将涉民事务的议事权和监督权交给群众,使社区居民“自己的事情自己议,大家的事情共同办”,真正将涉民事务的决策权还给居民群众。2015年,全市议决城市低保对象14.3万人,农村低保对象1.2万人,低保对象进出动态管理准确率达97%以上。大病救助1.4万人,救助准确合格率达98%以上。

  【法治保障】

  司法体制改革蹄疾步稳,法治伊春惠及民生。

  没有法治基础的平安是“易碎品”,没有平安基础的法治是“空架子”。各地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深化平安建设,将依法管理、司法改革贯穿于平安建设的全过程,形成平安与法治相互融合、共同进步的良好局面。各级政法部门建立了领导干部干预司法活动、插手具体案件处理记录、通报和责任追究规定等规定和制度。各级行政执法部门建立健全了执法全过程记录、错案责任倒查制度。检察机关制定实施《伊春市检察机关执法办案工作基本规范》,形成全面、系统、实用、高效的执法规范体系。全市两级法院通过建立数字化案件管理系统,实现了案件全过程的信息化管理。公安机关建立了证据收集相关机制,明确了非法证据排除程序和标准,健全了执法过错预防纠正及冤假错案责任终身追究等制度。通过一系列卓有成效的改革,防止了因执法司法不公等问题引发社会矛盾,努力让人民群众从每一起案件的办理、每一件事情的处理中感受到司法的公平正义就在身边。

  【夯实根基】

  妙方良药调肌体,政法队伍气象新。

  各级政法机关围绕提升政法干警新形势下群众工作能力、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能力、拒腐防变能力,不断加强过硬队伍建设。检察机关采取新入职人员职业规范培训和干警轮训的方式,全年培训干警5000余人次。建立年轻检察官加速培养机制,实行列席检委会办法加速检察官的成长,2015年,有50余名年轻检察官走上中层领导岗位。市法院坚持以“学习型法院”和“书香法院”建设为抓手,队伍整体素质进一步提高。市公安局完善大练兵长效机制,全面实施“三个必训”,公安队伍战斗力明显加强。与此同时,各级政法机关积极推行岗位轮换、双向挂职等有效方式,解决队伍老化和人才短缺问题。先进事迹荡涤心灵,榜样力量催人奋进。全市政法机关涌现出了一批又一批忠于职守、公正执法、甘于奉献、人民满意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2015年,全市政法机关获得省级表彰511次,获得国家级荣誉69个。如今,“学标兵、争先进、做楷模”的浓厚氛围已经在全市政法干警中悄然形成,大家在“比、学、赶、超”中进一步凝聚了政法工作正能量。

  平安,是每个人心灵深处的期盼,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石。平安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持之以恒地开拓创新。全市各地各部门正在紧紧围绕建设平安伊春目标,从更高层次、更高水平上深化“平安伊春”建设,为实现全面建成“全国最平安城市”,持续努力、不懈奋斗!

作者:    来源:平安龙江网  编辑:雷蕾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