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平安播报 地市动态 见义勇为 反腐直击 政法综治 警方传真 平安创建 政法文化 公告发布 诉讼指南 信息公开
精彩专题 检察风云 法院天地 司法之窗 消防安全 交通安全 龙江律师 以案说法 护航龙江 图片精选 视频在线 最新稿件
   
站内检索    
西藏自治区政法委书记邓小刚:深入推进社会治理创新 坚持全民共建共享 努力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西藏
2016年10月24日 11:11:00  平安龙江网 【 字体:

  西藏自治区党委副书记、自治区常务副主席、区党委政法委书记、区综治委主任邓小刚

  平安是国家繁荣昌盛、人民幸福安康的前提,深入推进社会治理创新是建设平安中国的基本途径。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站在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高度,对社会治理特别是平安中国建设提出了许多新理念新战略,阐明了一系列带有方向性、根本性的重大问题。在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创新工作会议召开前夕,习近平总书记再次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继续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治理体系,努力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进一步增强人民群众安全感。习近平总书记作出的一系列重要指示、提出的一系列新理念新战略,是对马克思主义社会治理理论的丰富和发展,深化了对社会治理规律的认识,是深入推进社会治理创新的科学指南。中央政法委、中央综治委先后召开苏州会议、杭州会议、武汉会议、大连会议、南昌会议,对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进行全面部署,孟建柱书记就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提出了明确要求、作出了具体部署,对做好平安建设各项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西藏地处祖国西南边陲,既是边疆民族地区、集中连片贫困地区,又是反分裂斗争的主战场。创新社会治理,事关国家安全和祖国统一,事关西藏长足发展和长治久安。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中央政法委、中央综治委的有力指导下,西藏自治区党委政法委、综治委按照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安排要求,认真理解、用心领会、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治边稳藏重要战略思想,按照总书记提出的“构建全民共建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打造社会治理人人有责、人人尽责的命运共同体”的要求,始终把创新作为破解社会治理难题的总钥匙,坚持治标治本相结合、眼前长远相结合,勇于担当、大胆探索,深入推进社会治理创新,为确保西藏社会大局持续和谐稳定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创新社会治理思路。紧紧围绕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一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始终把维护社会稳定作为硬任务和第一责任,坚持“两手抓”:一手抓凝聚人心,切实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最大限度地团结各族群众,最大限度地团结广大僧尼,最大限度地把各族群众和广大僧尼团结在党和政府的周围;一手抓依法打击,对追随十四世达赖集团、从事分裂渗透破坏活动的非法组织和重点人坚决依法打击,铲除破坏西藏稳定的隐患和土壤,切实维护好国家的最高利益、社会的整体利益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二、创新工作体制机制。针对西藏存在的主要矛盾和特殊矛盾,组成两套工作班子,一套班子集中精力抓发展,一套班子全力以赴保稳定,抓住发展稳定两件大事,选好两个方面的抓手,建立两个长效机制,从自治区到地(市)、县(区)、乡(镇)、村(居),建立起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责任体系。两套班子和衷共济、各司其职,相互支持、密切配合,形成了强大的工作合力,为推动科学发展、维护社会稳定提供了有效的机制保障。

  三、创新领导指挥体系。坚持统筹各方各类资源、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建立并不断完善党政军警民协调联动指挥机制,在自治区、地(市)、县(区)逐级成立由党委、人大、政府、政协和驻藏部队、武警部队、政法机关、公安现役部队等共同组成的维护稳定工作指挥部,形成了协同配合、协调一致、统一指挥、统一行动、快速反应、高效运转的指挥体系。

  四、创新城乡治理模式。坚持把社会治理与群众工作紧密结合起来,在全区广泛开展“先进双联户”创建评选活动,引导城乡居民以5至10户为一个联户单位,联户保平安、联户促增收,利益共享、责任共担,在全区建立起92600多个联户单位,覆盖全部80多万户城乡居民,实现了政府治理和社会自我调节、城乡居民自我管理良性互动,夯实了城乡发展稳定的根基。

  五、创新城镇管理格局。坚持以便民服务、维稳处突为主要职能,在拉萨市、各地(市)行署(政府)所在地和所有县城建成698个便民警务站,各站点之间联网联勤联动,全天候24小时执勤巡逻,形成了维护城镇稳定的天罗地网。在此基础上,将网格化管理模式拓展延伸到社区、寺庙、村民组、居民区,实行“l+5+X”(格长+流动人口管理员、宗教事务管理员、居民事务联络员、治保员、民警+其他管理人员)管理模式,对城镇社区进行动态化管理。

  六、创新寺庙治理体制。坚持把社会治理的理念引入寺庙僧尼教育管理服务领域,把寺庙作为基本的社会组织,在全区寺庙全面实现了社会管理和公务服务全覆盖。大力推进寺庙“九有”,即有领袖像、有国旗、有路、有水、有电、有广播电视、有通讯、有报纸、有文化书屋;深入实施“六个一”,即每个驻寺干部与一至几名僧尼交成朋友、开展一次家访、办一件实事、建一套档案、畅通一条联系渠道,形成一套管委会、寺庙、僧尼家庭协调联动的管理机制;落实“一覆盖”,即医疗保险、养老保险、低保、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全覆盖;开展“一创建”,即开展和谐模范寺庙暨爱国守法先进僧尼创建评选;深化“一教育”,即在全区寺庙深入开展以弘扬历代高僧大德“爱国爱教、遵规守法、弃恶扬善、崇尚和谐、祈求和平”为主题的法制宣传教育;实施“一工程”,即实施百名高僧大德培养工程;开展“一服务”,即开展爱国爱教宣传服务下乡活动。这一系列利寺惠僧政策使广大僧尼切身感受到了党和政府的关怀与温暖,确保了宗教和睦、佛事和顺、寺庙和谐。

  七、创新意识形态管理方式。坚持抓好传统媒体,围绕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唱响共产党好、社会主义好、改革开放好、伟大祖国好、各族人民好的主旋律。着力抓好新兴媒体,实行手机、固定电话和互联网真实身份登记,成立互联网工作党工委,实现全区互联网党建工作全覆盖;加快完善三级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建立了一支立场坚定、反应迅捷、可信可靠的网宣网管队伍,不断壮大网上正面声音,严厉打击网络违法犯罪行为。

  八、创新团结动员群众机制。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凝聚各族群众的力量,构建维护稳定和反分裂斗争的铜墙铁壁。一方面,高举爱国团结旗帜,广泛开展民族团结宣传教育和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大力推进民族团结进机关、进企业、进乡村、进社区、进学校、进军营、进寺庙,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一方面,大力保障改善民生,每年办好利民惠民、利寺惠僧“十件实事”,基本实现大学毕业生全就业,每年为300多万各族群众和僧尼进行一次免费健康体检等,激发人民群众内生动力,努力构建全民防控体系。

  近年来,西藏始终保持持续和谐稳定,这从根本上说是党的治藏方略和习近平总书记治边稳藏重要战略思想特别是社会治理新理念新战略在西藏的成功实践。当前,西藏正处在打好扶贫攻坚战、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阶段,正处在保持持续稳定、全面稳定、长期稳定并走向长治久安的关键阶段。深入推进社会治理创新、确保西藏持续和谐稳定是西藏政法综治战线的责任担当。我们将继续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及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特别是“治国必治边、治边先稳藏”的重要战略思想和关于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的重要指示,贯彻落实孟建柱书记的讲话要求,紧紧围绕“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牢牢把握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要求,坚持立足当前与着眼长远相结合,坚持专项治理与系统治理、综合治理、依法治理、源头治理相结合,以提高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为方向,在已有工作基础上,做到十个更加注重,努力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西藏。一是更加注重理念、制度、机制、方法创新,不断完善工作思路,向改革要活力、向创新要动力;二是更加注重联动融合、开放共治,深入开展多种形式的基层平安创建活动,将平安建设延伸到社会各个阶层和行业内部,进一步推动社会治理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三是更加注重共建共享,坚持专群结合,不断完善党政军警民协调联动机制,持续深化“先进双联户”创建评选,开创专群结合、群防群治新局面;四是更加注重运用法治方式,不断推动普法宣传教育向基层延伸,增强全社会法治意识,努力使循法而行成为各族群众的自觉行动;五是更加注重大数据等现代科技手段与社会治理的深度融合,加大信息化建设力度,切实提高社会治理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六是更加注重基础性制度建设,完善落实各项实名制措施和制度,加快基础信息库建设,为社会治理长远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七是更加注重提高传统与非传统安全威胁的预测预警预防能力,深入开展反分裂斗争,有效维护政治安全和公共安全,确保社会大局稳定;八是更加注重研究把握经济运行新趋势,积极防范、妥善化解新经济业态存在的风险隐患,全力保障经济社会发展;九是更加注重完善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着力破难题、补短板,不断增强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实效;十是更加注重责任落实,加强政法综治队伍建设,坚守忠诚、干净、担当,努力让各族群众有更好的幸福感、安全感、获得感,全力推进平安西藏、法治西藏建设,不断开创政法综治工作新局面。

作者:    来源:中国长安网  编辑:雷蕾

相关新闻